沒有觀眾,就沒有歡呼聲和掌聲,也沒有同伴在加油,就連裁判和工作人員也都很少交談,一切都變得靜謐無聲,只有風刮過耳邊的聲響。
余樂抹了把臉,告訴自己還是要興奮起來,這個狀態可不行。
所以余樂站起身,開始活動蹦跳,調整狀態興奮起來。
選手一個一個地下去,五號就是那位沖鋒衣男,余樂一開始以為他就是“流民”,應該不會滑雪的時候,沒想到他竟然還真會一點。
而且在第一個道具前,他也跳了上去,只是中途掉到了橋下,然后晃了一下肩膀,又繼續往下滑去。
看來也是有點滑雪底子的。
能拿出身份證明,又有滑雪底子,那應該不是“流民”了。
五號下去,六號進場,余樂穿著七號的背心,已經站在了出發臺的邊上,一邊進行裝備的最后確認,一邊看著沖鋒衣男滑到遠處,從視野里消失。
深呼吸。
好了好了,專注,把腦子清空吧,準備比賽了。
這可不僅僅是一場預賽,不是已經答應雅克了嗎要好好發揮,不以進入預賽為目的,重點是展示出自己的實力,提高冬奧的積分系數。
對專心,專心
“七號。”裁判拿起手里的本子看了一眼,又看向余樂,臉上有了今天第一次的笑容,“可以進場了。”
余樂道了一聲謝,又緊了一下手套,踩著滑雪板,走到了出發點上。六號選手就在前面不遠處往前滑,他選擇的是最簡單的道具。余樂的目光沒有跟著他,而是停留在自己計劃好的路線上,在這短短的時間里,腦袋里就像走馬燈一樣,浮現了整個路線,以及計劃完成的動作,一幀幀的在腦海里定格出現。
回過神,六號選手早已經看不見蹤影,裁判直接喊他的名字“余樂”
余樂轉頭看向這位“不專業”的裁判,這個過程里,眼睛里的空茫在一點點消散,清明重新凝聚。
“準備好了嗎”裁判很友善地詢問。
余樂點頭。
“那就出發吧。”
余樂不再回應,走出出發臺,橫滑一米,來到旗門處,深呼吸一口氣,將滑雪杖在手心反復地握緊了三次,身體擰動,倒滑出發。
最初的速度很慢,坡度達到30°的加速區,在短短兩秒鐘就將余樂的初速度提高到了30邁以上。
對于已經完全熟悉了這個賽道的余樂,這個速度顯然不快,可惜賽道的邊緣并沒有“u型池”的加速設計,當余樂到達第一個道具前,速度依舊只有30多邁。
他選擇的第一個道具是一坐長度3米,離地高約30公分的黝黑鐵橋,橋的底部甚至有些黑色的銹,橋也有點坑坑洼洼,尤其是中間有點微微的凹陷。
據說這個賽道已經建成五年,從未換過道具,訓練和比賽高頻率的使用,讓賽道上的道具都有所損傷,那是肉眼難以清楚看見的毛病,但滑在上面就是有些不舒服。尤其是平衡能力不行的選手,大多掉落的位置都是在那塊凹陷處。
余樂當然不會出現提前下橋的低級錯誤,他輕松的一個右轉體270°的上橋,然后在橋尾完成一個左轉體450°的下橋。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麻花跳上下橋的技巧。
只是賽道的設計原因,余樂不能獲得更好的初速度,上橋他只能做270°的轉體。
在訓練上他試過更高難度的上橋,但出現了失誤,對于他的平衡性而言,在這個動作上會出現失誤,只能說明條件苛刻,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
或許有力量更強的人可以完成,但他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