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人在迫不及待地打分了。
嗯,這是一場很精彩的比賽。
他們很愿意給更高的分數。
當然還沒到松一口氣的時候。
余樂還有最后一個跳臺沒有完成。
如果在這個跳臺出現了失誤,他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那么他們一定會很失望。
所以要加油,坡面障礙技巧這項運動,裁判的整體印象分很重要,所以不要讓裁判失望。
打完分的裁判將手從打分器前,收了回來,或者藍色,或者褐色,或者黑色的眼睛,再度落在前方的電視屏幕上,充滿期待,興致勃勃地看著。
余樂此時來到了最后一個跳臺。
高有六米的,三周臺。
這是一個可以真正飛起來的跳臺。
在速度合適的時候,他可以在空中停留兩秒多的時間,這是一個比10米跳臺,還要長的的空中時間。
余樂可以在這個跳臺上完成他最擅長的翻騰動作。
就比如他不止一次在大賽上完成的,向后翻騰三周,接一周轉體,1440的難度。
只要跳這個,他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幾率完成,而且還會拿下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高分。
但是余樂沒有。
他必須告訴其他人,告訴那些裁判,包括不在這里的,出自國際雪聯的國際級裁判們,向他們傳遞出一個消息我余樂,很全面。
所以。
這是一個向右的,偏軸轉體技巧。
他在跳臺上,向右邊滑出弧形的時候,就代表了他的決定已經做出,再不能更改。
說實話,觀看這場比賽的,華國隊的隊員和教練們,都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余樂真的在偏軸和右側轉體上,開竅的太艱難了。
嗯,相對他自己而言。
總之他是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找到偏軸轉體的核心力量,才從右側動作的陰影下,勉強走出來。
包括柴明在內,其實華國國家教練團隊都對余樂都有一個相同的想法,都希望他盡量不要在比賽里去做這個動作,如果一定要做,就拆開來做,至少那樣不容易受傷。
余樂的左側肩膀不能再受傷了,再來一次就會被打上鋼釘,下半輩子都會被傷痛襲擾,成為真正伴隨他一生的陰影。
然而余樂還是做了。
當他滑上跳臺,并且做出向左側滑行,畫出弧線的時候,柴明等一眾教練,就已經看懂了余樂的意圖。
所有人的臉上都跟著緊張了起來,柴明更是瞇著眼睛,牙根跟著咬緊的模樣,就像在一起幫余樂使勁一樣。
給我收著一點啊小子
賽季才開始,還沒到你浪的時候
無法阻止余樂的柴明,只能在心里這樣咆哮。
滑到了跳臺邊緣的余樂,再一次地飛了起來。
沒錯就是向右轉的偏軸轉體。
余樂這一步走的未免太急,太大了,柴明心里最后那一點希冀都跟著消失,他只能看著,看著,死死地看著大屏幕里的那個人,明知道自己什么都阻止不了,還是想要提前發現他在半空中出現的疏漏,好像自己在確定余樂會摔倒的時候,能夠撲上去將人接住一樣。
一周,兩周。
完成的很標準,在還沒有升上最高處的時候就完成了,這個程度對于余樂而言很簡單,柴明并不擔心。
然后是第三周。
拋物線已經臨近了最高處,這個高度、這個進度和平時訓練的差不多,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