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換上新的滑雪板后,他確實感覺到身體內部核心點,正在試圖發生變化。
他可以做到,他強大身體控制能力,確實可以讓他在更快的時間里去適應這塊新板,重新在身體里定下坐標。
但這是一個從極致的原點,不斷向外擴散的過程,就像水里的波紋,到了最后這一點點的變動就會被放大到極致。
在跳臺部分,他可以完成一周轉,兩周轉,但是當難度提高,他核心區域的變化,所牽扯到的手腳頭部分,四肢末端的控制力要求就會跟著有巨大的變化。導致他必須去不斷的調試,直至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夠再次完成目前能夠完成的,最高的四周半的轉體。
因而,余樂這幾天很別扭。
他不想放棄已經建起來的“高樓”,那都是他用時間和汗水積累的成績,是他付出的沉沒成本,他舍不得放手。
所以他一直試圖繞過“動地基”,這么一個“要命”的選擇,想要靠自己的身體,去硬生生把雪板磨出適合自己的形狀。
但這太難了,他已經很久沒有好好滑雪了。
在臨近奧運會的時候,發生這種事,急的他嘴里上火潰瘍,喝水都疼。
所以每天,每一天都在焦慮這件事的余樂,比這里的任何一個人,都在期待以賽亞的到來。
以賽亞只需要說一句話,他就知道他說的都是對的,這正是他目前,最糾結,最痛苦的地方。
余樂在以賽亞說完的時候,就已經將滑雪板脫了下來,等到對方說完后,他期待地看著對方,說“那我現在要把舊的雪板拿給你嗎我還需要做什么您定制的雪板我需要等多久呢”
以賽亞笑,給了余樂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然后看向了柴明“如果我回去就做的話,大概要半個月的時間,這期間就盡量不要讓他滑雪了,氣墊、蹦床、訓練房,可以進行訓練的地方還很多,不是嗎”
柴明點頭,答應了下來,只是問道“好的,這是加急嗎我記得你的雪板都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次只需要半個月”
以賽亞笑“你的其他隊員需要兩個月,甚至三個月,但余不用。”
“為什么”
不僅僅柴明在困惑,其他人也驚訝地看看以賽亞,再看看余樂。
余樂無辜搖頭,表示自己和以賽亞絕對沒有任何的“私情”。
這一次,說話的是以賽亞的學生,余樂在利智見過,一名日耳曼血統的年輕人。
他代替老師說道“因為余有好幾塊板子呢,一個多月前我們就接到了他的訂單,從那時候起,老師就陸陸續續看完了余樂所有的比賽視頻,直到這次的南非洲際杯比完,老師才徹底看透了余的小習慣。”
什么好幾塊板子
什么一個月前的訂單
柴明“”
余樂“”
其他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