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后,又有更多的消息傳出來,昨夜鄭監司指揮近衛對滲透進來的精銳敵軍展開了剿殺。敵躲藏在城外一處斡脫商人占地廣闊的莊園中,在他們借著暗夜出門時近衛騎兵發動了突襲,雙方皆是精兵,戰斗自然十分激烈。
經過短暫的激戰,宋軍近衛占據了上風,殘敵躲入莊園中,又被宋軍攻破寨門,而后展開清剿。出身盜匪的軍卒們十分冷酷,情況不明之下將莊園的房屋點燃,凡是從中逃出的人不分老幼,不論兵民一律殺死,也根本不接受投降。
據說整個莊園中除了斡脫商人家中百余口外,尚有仆役和莊客上千人,加之避于其中的蒙元兵丁不下三千人。一夜之間全部被殺死,然后投入火中化為灰燼,可謂是斬草除根雞犬不留,碩大的莊園被燒成平地,而后又對其相關聯的人等進行抓捕,抵抗者皆被滅門,被牽連著不下千人。
而潛入行營周邊的刺客在久候不見襲營的精騎后,又聞城外槍炮聲不斷知道情況有變,計劃已經泄露。但他們已無后路,只能冒險一試,僥幸得手的話還能為家人留下份容身之資,可是也全軍覆滅。
稍后,劉因發現又有宋軍通訊兵不斷進出,而南朝皇帝也緊急召集隨行僚臣議事,他也從旁人的只言片語中獲知昨夜并非只是此一處發生激戰。而是元軍在多出戰線向宋軍發起了襲擊,動用的兵力皆過萬,戰況十分激烈,當下戰斗仍在持續,但一時間對蒙元的意圖難以做出準確判斷。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處的戰報愈來愈多,獲知的情況亦愈加詳細。元軍的進攻有東北方向的檀州、西南方向的良鄉和東南方向的順州,只有居庸關方向風平浪靜。
起初眾人以為元軍是為了配合對涿州的突襲,為了牽制各處宋軍而展開進攻,使他們不敢擅自出兵增援行營。但是突襲涿州的計劃無論成敗,明眼人都能看出一夜過后也應有了結果。按此推斷,元軍應該在天明時結束戰斗,而不是久戰不退。
那么配合涿州突襲的推論就難以成立,反之突襲涿州行營就可能是為了配合其它戰線的戰斗,以圍魏救趙之計調動各處駐軍回援涿州,從而讓元軍有可乘之機,打破宋軍的圍城之勢,為保衛大都贏得更大的戰略縱深。可這個推斷又很快被推翻了
xbiq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