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的初期遠征軍打的十分順利,未經過什么激烈的戰斗便完成占領檀州的任務,而后便轉入防御作戰,邊休整邊等待下一步命令。都統劉文俊出身水軍,不擅陸戰,登陸后留守盧龍主持永平府軍政事務,由羅大同主持前線軍務。
在這期間他們這方面也十分平靜,戰斗多限于偵察作戰,并沒有大的戰事發生。但是就在昨夜蒙元突然對檀州發起大規模作戰,而事先先兆,這讓羅大同感到莫名其妙的同時,也讓他們陷入被動。
遠征軍的任務是切斷蒙元退往遼東和塞外的通路,由于戰區多山地,谷道眾多,為防止敵軍向后方迂回穿插,羅大同在布置兵力的時候不得不多點布防,如此也導致了兵力分散。而敵軍秘密調集兵力,利用夜暗和山中茂盛的植被做掩護,在戰斗爆發前就已經潛伏在他們陣地前,說是在眼皮底下也不為過。
戰斗爆發前,蒙元的斥候成功清理掉了宋軍陣地前的警戒哨,用弓弩射殺了崗哨。若非他們踩到了地雷暴露了行蹤,就直接沖進宋軍前沿陣地。隨即雙方爆發激戰,但宋軍各級指揮所接報后只是以為敵軍的襲擾作戰,并沒有意識到這是蒙元有計劃發動的大規模作戰。
一處戰斗的觸發,就像點燃的鞭炮一般,引爆了整個戰線上的戰斗。戰斗爆發后,元軍便毫不猶豫的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一的向陣地不斷沖擊。好在遠征軍因為長期在陌生地域作戰,十分注重防守。
所以宋軍各處陣地皆構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囤積了數個基數的彈藥,盡管敵軍攻勢猛烈,但他們占據了有利地形,又有工事可以依托,憑借兵器上的優勢,在天明前保住了大部分主陣地,防線還算基本保持完整,不過這個階段仍屬于各自為戰。
谷頂在天稍亮后,隨著視線變得良好,通訊聯絡的恢復,宋軍才發現防線上聚集了大量的敵軍,陣地前的敵軍黑壓壓的如同蟻群一般在向山上攀登。而各處的情況也匯集到指揮部,羅大同等軍將才意識到這是元軍有組織、有計劃的大規模進攻,急忙向行營派出信使稟告戰況。
天明后,元軍的進攻更為猛烈,他們以身著重甲的精銳兵卒為前鋒,利用山勢為掩護向宋軍陣地展開沖擊。緊隨其后的則是只著輕甲,手持長刀的步卒,一旦前鋒打開缺口,他們便自此蜂擁而入。而再后的則是弓弩手,他們以密集的箭雨壓制宋軍,其間還有神箭手游蕩其間,以冷箭狙殺宋軍軍官。
宋軍雖然占據有利地形,并配有犀利的火器,但也并非占據絕對優勢。
首先,山中茂密的植被和山勢阻礙了觀通手的視線,限制了機動性,尤其是落下的炮彈被樹枝隔檔,難以大范圍的殺傷敵軍。因此陣地上最具威力的反而是迫擊炮和手榴彈,全是靠它們才能勉強壓制住敵軍不斷沖擊。
其次,由于宋軍戰線拉的太長,加之兵力不足,在元軍不惜代價的人海戰術下顯得防線過于單薄。一旦陣地被突破,守軍便是全軍覆沒的結局,而兵力的匱乏又導致難以組織兵力進行反擊,難以收復丟失的陣地,從而使防線出現缺口,進而危及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