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深入探討后,眾人皆以為皇帝以敵軍反擊為契機奪取居庸關,順勢展開新一輪攻勢,將戰線推進到大都城下完成合圍的設想可行。據此制定新的戰役方案,并著令各部主官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速報行營。
此戰的關鍵在于檀州方面要拖住敵軍。遠征軍在次日得到了騎二師的增援后,對敵展開了反沖擊,基本穩住了防線。隨后第十二軍的兩個步兵師一日夜急行軍一百五十里趕到渤海城,稍時休整后邊進入陣地,參加戰斗。而后炮兵團也隨之到達,火力的加強使防御態勢得到扭轉。
與此同時,留守后方的劉文俊在得知遠征軍遭到數倍于己的敵軍進攻,傷亡甚重,司馬李振戰死的消息后。也迅速調集一切可以動用的兵力趕往檀州增援,又從水軍抽調人員編成一個團,押送輜重彈藥向檀州方向機動。
現下在檀州方向兵力已經有近四萬兵力,雖仍遜于蒙元方面,但業已具有反擊的能力。而趙昺卻下令讓其停止反擊,且要做出佯敗的姿態,使敵以為此戰仍能取得勝利,打通通往塞外的通路,從而誘敵不斷調動兵力增援,為御前護軍調動兵力襲取關城和諸部做好進攻準備爭取部署的時間,不得在得到增援后擅自發動反攻。
其次,通州大營和良鄉大營兩個集團要對敵保持壓力,不斷以小規模的進攻騷擾敵軍,使其不敢妄動向檀州方向抽調兵力。與此同時展開戰前偵察,制造渡河器械,暗中進行戰役部署,在得到命令后即刻展開進攻,爭取將當面之敵殲滅于城外。
再次,取得戰役勝利關鍵的就是御前護軍能否成功奪取居庸關,為整個戰役的發起奠定基礎。據此樞密院制定了兩套方案
若是御前護軍成功襲取居庸關,要堅決消滅守關的敵軍,奪取南口。并與同時發起反攻的檀州方面的遠征軍對殘敵實施合圍,將他們堵截于大都城外;若是偷襲失敗,則馬上轉入強攻。而遠征軍則仍按時發起反攻,擊敗當面之地后迅速趕到南口,協助御前護軍奪取居庸關。
戰役諭令下達后,忙了幾天的趙昺終于閑下來了,他坐在后堂前的檐下看著屋前綻開花苞的桃花有些出神。
“官家在想什么是不是又想偷跑去前線看看”淑妃給皇帝換了杯熱茶,扭臉問道。
“唉,現在朕連槍炮聲都聽不見了,這叫什么御駕親征”趙昺嘆口氣悻悻然攤攤手道,“想當年朕六歲便親領戰船與敵血戰,而今卻說前方危險,不能親去涉險”
“今非昔比了,當下大宋已經擁有江南、川蜀、兩淮,中原也收復在即,容不得官家有一絲差池”李三娘言道。
“呵呵,地盤大了,兵將多了,朕的性命也金貴了,可當年一起隨朕征戰的老卒們恐怕都要笑掉牙了,說朕越來越怕死了。”趙昺無奈地苦笑道,“收復中原后,朕可能就要老死宮中,沒事兒陪著你們繡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