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錯,將來史書有載祥興帝勤于國事,頗有勇略,且精于女工,也可傳為千古美談啊”在旁繡花的蘇嵐打趣道。
蘇嵐陪皇帝長大,知道其十分重感情,在瓊州之時每逢大戰見到己方將士陣亡都會悲傷很久,往往是親往祭奠,還會專門建祠祭祀。以后隨著戰事的頻繁,傷亡的增多,但他依然難以做到習以為常,尤其是聞知開府時就追隨其的老卒陣亡,常常會難過好久。
當內庫逐漸寬裕后,皇帝便專門擠出款項用于救濟傷亡老卒的遺屬,而今那本名冊上已經有千余人,其每每翻閱仍能描述出其的相貌,家鄉何處,陣亡于哪次戰斗。為了避免皇帝傷心,蘇嵐將這本收藏起來,不再讓其看到。
想李振與皇帝的關系更為密切,兩人的關系既是君臣,也是玩伴,更像是兄弟,對于其陣亡于奪取大都的前夜更加悲傷和惋惜。這些日子亦是強忍悲痛忙于戰事,現在閑下來卻總是默默黯然神傷,有意為其排解。
“嗯,朕朕可一試,若是能夠傳世,定能價值千金”趙昺確是深以為是地點頭道。
“官家就是個財迷,說個笑話都能扯到錢上去”李三娘哼了聲道。
“唉,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打仗就是打得錢糧,現在幾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的錢財都是以萬貫計,朕一睜眼就為此發愁,想著從何處去籌錢”趙昺又嘆口氣道。
谷鍚“既然如此,前時陛下還下旨給參戰諸軍士卒預先發放半年的薪資,并獎賞有功,讓官家事后肉疼了吧”李三娘又揶揄道。
“大戰在即,這筆錢朕花的不心痛,活著的時候拿到手,大家總是比較安心的。”趙昺坐起身,將手掌翻了幾番道,“只是賞金多的讓朕有些意外,一顆韃子的腦袋十貫錢,此次就發放了近百萬貫,不過此戰后估計就得漲價了”
“這是為何東西多了不應該降價嗎”李三娘疑惑地道。
“呵呵,傻妹妹,陛下的意思是韃子越殺越少,攻取大都后大大小小的韃子被殺了個七七八八,剩下的都要做大宋的順民了,哪里還有那么多與大宋為敵的韃子。而物以稀為貴,當然將來要漲價了”蘇嵐笑道。
“嗯,也是”李三娘想想深以為是地點點頭,轉而發現了什么似的又道,“官家,臣妾請求領一營兵馬出戰,也去殺韃子掙些銀錢,也可給官家省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