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三路動兵圍剿汪氏,收復關中。當下第七軍駐扎在南陽,可即刻調動出武關進軍長安;駐扎于漢中的第十軍也能在接令后出散關,攻擊隴州;可山西兵力匱乏,御前護軍已經規建,只有騎一師在太原,而其一旦離開,山西則失去彈壓,唯恐生亂啊”江鉦這時言道。
“嗯,山西乃是蒙元權貴和漢侯聚集之地,對我朝敵意甚深,雖已歸降,卻仍有心懷不軌者,一旦我朝兵馬盡皆離開,失去彈壓便會蠢蠢欲動。是否自山西進兵,陛下還要多加考量”陸秀夫聽了面色凝重地道。
“當前大都城已經被圍困,外圍州縣盡被收復,形勢盡在我朝,朕以為可從圍城諸部中抽調部隊前往山西鎮守,并支援騎一師作戰”趙昺言道。
有人要問,既然函谷關和潼關乃是天下極險,易守難攻,為此才選擇出散關和武關破敵,趙昺為何又要堅持要走此路線呢其實崤函雖險,卻是仍有破綻的。
在黃河北岸的幾字形拐彎處,流經山西處有一個蒲坂。這里黃河流速變緩,易于渡河。古代從中原地區攻取關中,一般難以正面攻破函谷關潼關防線。所以一般會選擇迂回攻擊。路線有兩個,除了東南方向的武關,另一個就是西北方的蒲坂了。
對蒲坂大家可能不知,但是提及神雕俠侶中的風陵渡便知了,此渡正是蒲坂最大的渡口。而大家發生于此最熟悉的戰事,也許當屬三國時期曹操攻取關中之戰了。當時馬超韓遂占據關中,起兵反抗曹操。前者憑借崤函之險,打的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不堪。正面對敵吃了大虧的曹操決定繞路,分出一軍北渡黃河,然后西渡蒲坂,抄了馬超的后路,大破關中諸軍。
畢竟崤函之險所守衛的,無非是關中平原。而關中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敵人只要到了這里,就能讓守軍軍心渙散,失去斗志。因為他們要守衛的東西已經不存在了。后世攻取關中之軍,一般也都選此路線。
趙昺堅持仍從此方向進攻想先汪氏一步搶占長安,而當前這條路線是最短的,如此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為后續入關中的部隊爭取時間,并贏得戰機,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