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的城區和城門口居民結集地帶。其中東城區是衙署、貴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較多,有東市、角市、文籍市、紙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質明顯反映官員的需求。鐘鼓樓之西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區,有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市廛。
北城區沿海子一帶形成繁榮的商業區。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熱鬧,各種歌臺酒館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匯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一應俱全。
西城區居民層次低于東城區,因而有駱駝市、羊市、牛市、馬市、驢騾市,牲口買賣集中于此。南城區即金中都舊城區,有南城市、蒸餅市、窮漢市,以及新城前三門外關廂地帶的車市、果市、菜市、草市、窮漢市等。由于前三門外是水陸交通的總匯,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形成城鄉結合部和新舊二城交接處的繁華地區。
所以大都城完全符合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相關記載。比較新穎的是過去歷代歷來皆是利用里門、市樓、譙樓或城樓擊鼓報時,但在市中心單獨建造鐘樓、鼓樓,上設銅壺滴漏和鼓角報時則是開創了歷史先河。
“從何處展開攻擊,諸位可否有了定論”趙昺看看圍在周圍的眾將道。
三日前,趙昺召集參與圍城的各部主將到行營議事,討論攻城的作戰計劃。此前他已針對合兵后的指揮系統進行了調整,撤消了東、西兩個行軍總管府,設立河北元帥府。以樞密副使韓振兼任都帥,總領河北戰事;又以田忠和倪亮為副帥,協理軍務。
當前大都云集了大宋的大半之軍,計有第一軍、第二軍、第四軍、第五軍、第八軍、第十二軍、第十三軍和御前護軍大部。又有炮一師、炮二師和炮三師,以及騎二師、騎三師和騎四師直屬部隊,又有水軍陸戰一旅、二旅和五個旅州軍、三個工程師、兩個輜重師的外圍輔助部隊。
現下宋軍已經完成了戰役準備,彈藥和糧草準備充足,攻城器械打造完畢,各部選擇相似地形完成了攻城和巷戰訓練,步、炮協同演練,并進行了多次戰前演習。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經過討論大家對攻城時機和準備皆無異議,但對主攻方向還存在嚴重分歧。
“陛下,屬下仍以為從北面破城較為穩妥,城外河流稀少,護城河內水流較為平緩。而地形又較為開闊,適于布置炮兵陣地,也便于攻城部隊展開。”第四軍都統孫愷指著沙盤言道,“而北城內靠近城墻建筑物較少,居住的人口稀少,可以避免誤傷百姓,卻便于炮火打擊在此集結的敵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