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北城只有兩個城門,使我們可以集中兵力攻城。且破城后,開闊的地形也便于入城部隊的集結和物資補給,避免與敵進行耗時費力的巷戰,又可以發揮騎兵優勢,迅速控制形勢,對下一步攻擊攻擊皇城極為有利。”
“屬下對孫都統提議依然不敢茍同”第一軍都統陳鳳林隨后反駁道,“我軍進入江南后多年麓戰,攻破的堅城無數,建康、鄂州、揚州、襄陽、壽州,及進入中原后的濟南、大名、保州等等,哪個都號稱固若金湯,但在我軍的攻勢下皆是一戰而下。這大都看著高大、雄偉,可城壕不及襄樊,城池不及鄂州城堅固,甚至不如屢遭毀損的臨安城。因而無論自哪個方向破城皆不是大問題,難的是如何迅速殲滅城中眾多的守軍,控制宮城,擒拿偽酋,避免與敵在巷戰中糾纏不休。”
“北城內地形較為開闊,建筑物較少,便于部隊展開攻擊不假。但我們也應看到,敵軍在城內不僅增修了攔馬墻,還每隔約兩百步便挖掘一道壕溝,筑起矮墻,且又挖掘溝渠以海子相溝通,打開閘門便能將這片地域變成一片沼澤。而入城后我軍重炮為避免誤傷,難以再發揮威力,摧毀敵軍布置的障礙,其卻能步步為營遲緩我軍的攻擊,大量殺傷我軍兵卒,最終迫使我們知難而退。”
“即便我軍承受住了傷亡攻破了敵軍北城防線,但敵軍依然可以依托散布在城內的水塘、胡泊設防,只要封鎖住幾條大路便會讓我軍再度陷入苦戰。其后,還要面對遍布城內的里坊和工坊才能靠近皇城。”
“此時幾經苦戰的攻城部隊恐怕已經無力再戰,就算能有余力攻入皇城,可這里邊居中的皆是蒙元權貴,又是省部衙門的所在地,駐防的定是精銳。他們皆是元廷的死忠,知道滅國后的下場,必然又是場死戰。”
“陳都統所言不錯,我們能看出北城存在的劣勢,蒙元同樣知曉。他們必然會在此布置重兵,層層設防,利用一切手段阻擋我們的攻勢。當前雖然蒙軍士氣低落,百姓人心惶惶,但是他們皆知滅國之后的下場,選擇與城池共存亡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第二軍都統劉志學言道。
“與北城攻擊線漫長不同,南城城墻與皇城相距不過數里,其間只有中書省等少數機構,居民也不過是宗王眾臣,完全可避免傷及百姓。我軍正可一股作氣,攻到城下,要是將重炮運到城頭,都能直接炮轟宮城,何況略顯低矮的皇城,簡直可以直接瞄準進行射擊,破城也不過轉瞬間而已”
“不錯,自南破城,戰線較短,攻擊面雖窄,但可以讓我們的火炮發揮最大威力,完全可以利用炮火阻斷敵軍增援的道路。破城后也可以壓制皇城上的守軍,掩護步軍攻城。至于宮城只要”炮二師都統吳峰看了眼皇帝欲言又止,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只要皇帝點頭,不在乎宮城是否完好,他可以將其中的殿宇都給轟平嘍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