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甚是”陸秀夫點頭道。但也暗松口氣,而今皇帝年長,權威日盛,朝野皆以其馬首是瞻,反對的聲音日衰,他作為老臣雖仍得到信任,可言語也不得不謹慎。
“朕當下有個想法,陸相參謀一二,看是否可行”趙昺沉吟片刻言道,“孔洙雖有功于朝,但其自身有污,已不適宜再度受封襲爵。朕本想從其年長的子嗣中擇選繼任,可誰知其子嗣皆幼,恐在回歸舊地后難以服眾,甚至被北宗玩弄于股掌之間”
“陛下所慮不錯,但其有子嗣,若從旁支中擇選,又會壞了我朝定下的以嫡長襲爵的舊例”陸秀夫言道。
“自旁支中擇選皆是無奈之舉,朕自不可廢。”趙昺點頭道,“因而朕想仍以孔洙嫡長子襲爵,以賢長輔佐,待其至及冠之年再正式理事。”
“為了防止北宗勢力強大,其北返后被架空成為傀儡,可在南宗擇選近支優秀子弟隨同前往,著令北宗遷出府邸另行安置,同時將北宗嫡系子弟以游學之名送往江南,而后安置衢州看護家廟。”
“陛下之法可行。”陸秀夫頷首道,“南宗北遷可以重振中原文風,一掃百年蠻夷之氣,并將秉正之學回傳中原。而北宗子弟離開故地難免勢衰,可平息南北之間的爭執,少了其的擎肘。而他們經江南儒風浸染也必會有所改變,且加強了南北儒學的交流,亦算件儒家盛世”
“如此好事就做到底,就由朝廷撥付款項修繕曲阜孔府,給圣人再加封謚號,如何”趙昺又言道。
他
知道自東周魯哀公為孔子封尼父后,歷朝歷代皆給其加封謚號,唐朝最多達六次,宋朝也有真宗加封兩次。而后歷史上也都有加封,直至民國時期止。蒙元也曾加封,但當下還未及做這件事情。
“北伐以來,朝廷錢糧吃緊,最好還是由內廷賞賜為好,如此也可表明陛下尊儒重道之心”聽要朝廷撥款,陸秀夫馬上便叫窮,想讓皇帝掏錢。
“內府當下也是不富裕,朝廷總能擠出這點錢來的。實在沒錢就號召江南人士捐助,那些海商、鹽商及書院都不缺錢,這等事情肯定皆會踴躍捐納的。屆時朝廷組織一下,花幾個小錢給他們立碑刻銘,便是名利雙收的好事,此等事情不必皆要朝廷花費”趙昺也不是良善之輩,立刻給其出了個主意道。
“臣受教了”陸秀夫哭笑不得地道,“陛下加封何謚號呢”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如何”趙昺毫不猶豫地道。前世他記的這與歷史上孔圣的最終封號,只多一個王字,那是明朝時人以為孔子稱王名不正言不順,便給去掉了。而封文宣王的則是自己的老祖宗真宗,那么自己不好給刪掉,干脆就給其加個滿級最近彈窗厲害,可點擊下載,避免彈窗,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