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甚好,可用”陸秀夫頷首肅然道。
“朕以為重封衍圣公和加封孔圣乃是儒家大事,要慎重不可倉促。可將你我今日之議與鄧相和江相議后擬定公文告知臨安,請文相召集江南名士大儒詳議后,拿出一個章程,待朕與眾卿審議后再頒布敕令。并撥款修繕孔府,送南宗北返曲阜,擇黃道吉日大祀孔圣,通告天下”見其并不反對,趙昺言道。
“臣遵諭,此事傳播天下,必會讓朝野共感圣德,成為儒林之盛事,南北百姓歸心”說起來此事也是陸秀夫等人的一塊心病,畢竟延續千年的衍圣公斷嗣實在是儒家的屈辱,今天皇帝終于吐口重立衍圣公,加封孔圣,讓他也頗為激動,深施一禮道。
“本朝自開國,太祖便定下以儒為本,以士治國之祖宗之法,朕怎能違背。今日之事,不過是遵從祖宗之意,萬民所向,順天而為而已”趙昺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卻擔心遭雷劈,趕緊謙遜地道。
“陛下勿要自謙,此實是彪炳史冊之舉,必能流芳百世”陸秀夫卻不想放過其,再度贊揚道。
“朕愧不敢當,只求能讓百姓得圣賢教化,明事理曉善惡便知足了”趙昺連連擺手推辭,可看其還想再言,暗道他真是想要自己遭雷劈,趕緊轉換話題又道,“蒙元使臣還未回還,看樣子是要頑抗到底了”
“陛下勿急,還有一日期限才至,這等大事情也非三兩句就能夠定下的”不知不覺間兩人談話間天色已經黑下來,內侍們已經在苑中點起燈火,燈光在湖水的反射下顯得異常璀璨,如漫天星斗墜入湖中,陸秀夫抬頭看看大都方向言道。
“以朕看還是要立足于戰,蒙元雖已經山窮水盡,可既遲遲不肯獻城,又不及時回應,想必是要與我朝一戰。”趙昺歇處,可望見大都城頭燈火通明,與往日無異,嘆聲道。
“陛下宅心仁厚,不忍戰后殃及城中百姓,然敵酋仍不明悟,我朝又何懼一戰”陸秀夫頗為豪氣地道。想想當年大宋屈膝求存仍不可得,終被滅國,而自己也是忍辱負重多年輔佐兩位小皇帝,現在終于兵威敵城下,也終能揚眉吐氣,內心也盼著與之一戰將其滅國。
“而今各處皆已布置齊備嗎”趙昺即使身在前線,也無法事無巨細皆要一一過問,更多的事情要依靠手下的臣僚去做。而陸秀夫作為隨扈大臣之首,行營的大總管,重擔就要落在他身上,從民生到軍事,乃至細小如軍卒的軍服鞋襪是否發放的瑣事皆要操心。
“現下我朝僅在大營周邊就囤積了四十萬石糧草,豬羊萬頭,菜蔬十萬斤,足可供大軍半月半月之用。同時又調集了三萬余民夫協助大軍打造器械,疏通道路,搬運軍資;除在大營中設置了救護所,又每隔二十里設置了轉運站,可以保證一日一夜將重傷士卒送到后方修養,得到更好的醫治。”陸秀夫答道。
“臣又與江副使商議后,又調集數部州軍封鎖了外圍所有通路,防止敗軍僥幸突圍后逃出包圍圈。同時又可協
助大軍看守俘虜,檢點盤查混于其中的地方首腦。而兵部業已派員分駐各部,以便及時稟報戰況,并評估戰績;戶部會同總計司也尊旨意提前將半年軍餉發放到位。如今只待陛下一聲令下,萬軍破城擒拿敵酋了”
“陛下、陛下”陸秀夫話音剛落,不待趙昺回答,便遠遠看到江鉦小跑著向他們而來,口中還連連招呼。
“何事如何匆忙”江鉦向來十分注重禮節,當下卻如此失態,趙昺心中一驚急忙迎上去問道。
“陛下臣可找到你們了”江鉦急忙施禮,又氣喘吁吁地稟報道“東面和西面所部皆報,大都城中似發生騷亂”
“勿要著急,慢慢說來”江鉦畢竟年歲不小了,一路小跑不免上氣不接下氣,趙昺連忙招呼內侍端來杯茶水,遞與其讓他慢慢說最近彈窗厲害,可點擊下載,避免彈窗,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