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分配兵力的時候也是考慮到北城攻擊線長,兩個新編軍編制小,缺乏重武器的先天不足,多給他們加強了一個炮兵師,又調集了兩個旅的州軍助戰,這樣在武器裝備和兵力上與南城方面基本做到了相當。
雖然皇帝盡力給予了幫助,但孫愷的競爭對手是四個老牌主力禁軍,他們皆是參加了歷次大戰的百戰精兵。即便第八軍的底子相對薄些,可也是海上行朝時期百戰余生的勁旅,追朔成軍的歷史比他們可要長的多,且在田忠接任都統后,經過幾年整訓,戰斗力也不遜于他們。
所以要勝過對手,孫愷只能在兵力調配上多花些心思,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戰計劃將由戰斗力最強的第四軍擔任主攻,在突破城垣后,其沿主路向南進攻,直抵皇城之下。而另外兩軍則分別從東西兩路向南進攻,保證主攻兩翼安全的同時,阻截分割消滅殘敵,防止其突圍。而配屬的州軍則作為預備隊,承擔彈藥輸送和搶救傷員及保護后方安全的任務。
火炮經過十多年廣泛運用,炮兵現在已經成為宋軍攻城拔寨的利器,并培養出了一批能熟練運用各式火炮的軍兵。而歷經兩次北伐的鍛煉下,各級將帥對炮兵的指揮和戰術更為嫻熟,與各兵種的配合也日漸默契。
這回孫愷得到了兩個炮兵師的增援,加之各部配屬的大小火炮,總數不下千門,可以說極為奢侈。在戰前他與眾將商議,將重型火炮分成三個炮群,由指揮部掌握,分梯次進行配置,并劃分了各自作戰區域,統一了號令。中型以下火炮仍由各部主官掌握,小型的迫擊炮則歸屬基層運用。
在接到戰役預令后,孫愷又與各炮兵主官親自勘察了戰場,選擇和確定了炮兵陣地,隨后在工程兵的支援下修筑炮位。隨后又進行了的戰前偵察,標定了打擊目標,測定射擊諸元,彈藥前送等任務。當接到進攻命令時,各部已經完成準備,火炮立即進入了炮位。
進攻的前奏就是火炮的轟鳴,南北兩個方向幾乎同時打響,萬炮齊鳴的場面即便是久經戰陣的孫愷也為之震撼。天空被彈道染紅,大地也隨之顫抖,他的心臟跳動加速,熱血上涌,有要追隨著炮彈沖上去的沖動。
首輪炮火打擊的目標是城內敵軍的屯兵點和物資集散地,以及城防系統。射程最遠的火箭炮對城內縱深進行無差別的覆蓋射擊,破壞他們修筑的塹壕、營壘;威遠炮的目標則是要摧毀城垣上的城樓、角樓、戰棚和箭臺、瞭望塔,以及城下的羊馬墻。
在勐烈炮火的打擊下,城上的守敵不待做出反應,已經隨著城垣飛上了天,堅固壯美的城樓燃起大火,又轟然倒塌。而那些簡陋的戰棚簡直是不堪一擊,命中后化作漫天飛舞的碎片。擺放在箭臺上的投石機和床弩一架接一架的被摧毀,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
城下那道護城河畔倉促修建的羊馬墻,在重炮的直射下脆弱的如同紙片,根本不及發揮作用便成為斷壁殘垣。隨之其的被摧毀,宋軍工程部隊在炮火的掩護下也開始架設浮橋,一艘艘浮船被放入護城河中,又被繩索連接起來,鋪上橋板,向河對岸不斷延伸,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