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也十分想念娘娘和皇兄,幾次遞牌子都沒得見。”趙昺卻又嘆口氣道,他知道自己最大的靠山不是皇帝,也不是劉黻,而是垂簾聽政的太后。可歸來后一次也不得見,這讓他心中有些沒底兒。
“聽宮中相熟的人說,娘娘也時常提起殿下,心中十分掛念,不見殿下只是因為擔心殿下沾染上疫病。”殿下轉而言他,讓王德松了口氣,抬手擦擦汗言道。
“愿老天保佑皇兄盡快好起來。”趙昺向天拱手說道,“以后進宮不要凡事都要稟告娘娘,免得娘娘憂心。”
“小的明白了,殿下仁孝、體貼,娘娘得知一定會感欣慰的。”此刻王德再傻也明白了,何況他不傻,心中已經明了殿下這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在娘娘面前多嘴多舌,該說的說,不該說的閉嘴,否則沒有好果子吃,自己還是趕緊走吧,趕緊行禮道,“我先去外邊傳話,免得各位管事的久等。”
“嗯,你去吧”趙昺擺擺手道,看王德躬身退了出去嘴角露出絲笑意。他十分清楚王德是太后派來照顧自己的,必然會把府中的事情都告訴太后。而他也明白自己雖然已經勉力控制,時時告誡自己現在是個孩子,可還是難免會不自覺的說出些不合時宜的話或做出古怪的事情,王德可能發現不了,可不代表著太后沒有覺察。因此必須要敲打一下,告誡他有些話是不能講的,而以其機靈勁兒趙昺相信他能懂得自己的意思
“怎么辦呢”又看了一遍幾個管事送來的整頓方案,趙昺是一陣頭疼,他先前只怕身邊沒人,現在人多了也愁。他原本只想組建一支精悍的護軍,人數不需要太多,這樣便于機動轉移和藏身,更重要的是人數少便于管理和供養。現在一不小心府中已經聚集了五千余人,這樣一支人數眾多的隊伍加上自己特殊的身份想不引人注意都難,而這也增加了一系列的問題。
蔡完義等人制定的王府整頓方案制定的比較詳盡,但他們也知道其中分寸,王府的官職和人員那都是有定例的,不是他們這些人敢隨意安排的,因此方案只是涉及外府這些義勇的整編。按照他們的計劃將義勇分成數部
首先從義勇中挑選忠厚樸實、武功高強,又有實戰經驗的青壯組成王爺的侍衛營,由經驗豐富的親信將領統領,警戒王府和保護殿下的安全;其次在義勇中選拔精壯組建五營鄉兵,分為中軍營和前、后、左、右五個指揮,每個指揮設五都,每都兩隊,各選素有威望的人統率;最后再選次一等的義勇組成一營,負責運輸糧草,安營扎寨等輔助工作;編余人員給予遣散。
趙昺沒有從政的經歷,當然也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但他當過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自然也知道籌建新單位首先要建立組織,分事負責,搭建起骨架,這個整頓方案粗看也正是秉承了這個原則,但細究卻又有些不妥。一個單位再小,運轉起來一般也會有財務、生產、總務、保衛和人事及辦公室幾個科室,可他們的規劃只有生產和保衛兩個科室,沒有輔助部門,可以說一部獨大,這樣的結果便是架空了領導,難以掌控全局。
另一個問題便是王府護軍初立便面臨著山頭林立的窘境。兩王出逃后,趙昺被封為衛王、天下兵馬副帥、外藩宗正,按說已經是開府設衙,可以征辟幕僚、招兵買馬自立門戶了。但是因為時局混亂,他年紀又小,所以從前都是隨太后和皇帝同行,身邊除了一幫內侍、宮女,便是廚子、奶媽等雜役,還是到了甲子門后才派給一隊殿前禁軍做護衛,帥府自然有名無實。正是由于衛王府的先天不足,趙昺身邊根本沒有可以依仗的親信,一切都需從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