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幾天,魯莊公才率領大軍到達齊國的邊境。他聽說公子小白并沒有死,且已經當上了國君,頓時大怒,馬上向齊發動進攻。結果魯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棄車逃跑,才保住了一條性命。大敗回國后,齊國大軍又打上門來了,強令魯莊公殺死公子糾,交出管仲。魯莊公一看,大兵壓境,也不愿意為一個公子糾冒亡國的風險,便全盤接受。
管仲這真是賠了夫人還搭上了自己,可等他坐著囚車進了齊國的地界,鮑叔牙卻早就等在那里了。馬上讓人把管仲放了出來,一同回到臨淄,并將管仲安排在自己家里住下。隨后他去勸說齊桓公放棄前嫌,還向其推薦管仲之才。最終管仲忽悠住了齊桓公,把本屬于鮑叔牙的相位坐在了自己的屁股下,倆人又合演了一出舉賢讓位的大戲。
這流傳千古的佳話,以趙昺的思維卻一直是不大理解兩人到底是啥關系,那時鮑叔牙沒有家人要照顧嗎其實怕死貪財是每個人的通病,怎么到了管仲身上就那么了不起呢誰不想有鮑叔牙這么個傻朋友啊有功我來,黑鍋你背,像管仲這種奇葩朋友,其實不要也罷。如果放在現代社會有這么樣的倆人不打的頭破血流就算是有情有義了,而管仲也必會被人肉出來成為網紅,還談什么千古傳奇
“吾以兩位仙師必是以管鮑分侍公子白和公子糾之事,暗指殿下脫離朝廷獨自發展,否則怎有江斷水自流的后句。”兩人揣摩了半天后,應節嚴說道。
“嗯,應是如此。那江斷是指此事要由江大人決斷,還是意指當今形勢是大江斷流,局勢危急,應順天而行呢”劉黻點頭同意分兵之說,但對其江斷之說提出了異議。
“哦,這也應有此意。且看前句中的逢柳花又明,這柳與劉同音,而殿下機緣巧合之下在船上與聲伯相逢,從而才有了后面從容脫險之事。”應節嚴又聯想到前句解釋道,不過卻讓剛剛明朗一些的解釋又陷入了僵局。
“應大人所解并不恰當,當時在船上在下已是病入膏肓,朝不保夕,全仗殿下賜藥才求得生機,這樣做解實在牽強。”劉黻是謙謙君子,當然不愿居功,擺手說道。
“聲伯過于自謙了,殿下也正是得聲伯之助才控制住局勢有了后邊聚攏人心之事,即便有拗,也相差無幾,起碼也是公子白與鮑叔牙之情。”應節嚴說道。
“兩位大人都不餓嗎現在日已西沉,滿天星斗了”正當二人爭論之時,坐在一邊的殿下突然插嘴道,兩人扭臉看看殿下又對視一眼,猛然感到處境有些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