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你那同鄉是親眼看到的”牌頭看了他一眼問道。
“沒有,他是聽一個守衛宮城的兄弟說的,那個人和宮中的一個小黃門相熟,偷偷告訴他的。”張晉神秘地說道。
“哼,八成又是謠言,你那同鄉我也認識。他是殿前軍的不假,可守衛宮城的乃是皇城司各軍,他們都是從臨安護駕而來的,如何會認識你那兄弟”牌頭冷哼一聲說道,“再者宮中內侍不得與外臣相交,一個小黃門給他個膽子也不敢隨便將宮中之事外傳,這話又不知道轉了幾人才傳到他的耳朵里,屁大點兒事也成了天大的事情了。”
“牌頭說得對,前幾天還說韃子已經過了汀州呢,結果卻是汀州韃子集結是準備撤離,反而是文相的督府軍欲進兵。”一個士兵拍了下張晉的腦袋說道。
“以后這種話不要瞎傳,參議局每日都會宣講當日時事,比你那兄弟的消息要可靠的多”又有人不屑地說道,現在府中的參議局的人員都會在晚上到各指揮通報近日國家所發生的事情,對于時局比較清楚,了解當前敵我大致狀況。這樣一來,正因為知道反而對于眼前的危險不那么緊張,對于這種傳言有了一定免疫力。
“即便朝廷要撤離,府中也不是沒有安排,咱們也已經演練過多次了,只要一聲令下不出半日全府上下便能盡數登船出海,還怕將你丟下不成”旁邊一個軍士說道,又引起一陣哄笑。大家都知道戰局瞬息萬變,而府中也針對可能發生突發事件做了預案。撤離只是其中一項,對撤離路線、各部登船先后順序,哪一部負責警戒,哪一部負責殿后都做了詳細規定,而各艘船上不僅配備了值守的水手,還都儲備了可食十日的糧食和飲水,可謂萬事具備,因而大家對此都不擔心。
“再說你們看殿下不還在嗎他小小年紀都不怕,咱們又有何擔心的。”牌頭指指坐在府門口看軍士們演練的殿下說道。
“是了,殿下能呼風喚雨,預知休戚,若是有事情要發生,他怎會如此悠閑。”張晉欠身看看說道,王爺在疫船上的神奇府中上下早已傳的無人不曉,見證此事的又不是一個人,因此無人不信,而大家看見王爺還在,那比吃了定心丸還舒坦。
“曉得就好,前些日子還說殿下要出質蒙古,那可是九死一生之事,你們都嚇的吃不下睡不著。可殿下不但給咱們發了薪餉,還換了新衣,不曾有一絲慌亂。為啥啊,那是殿下早就預測到議和必定失敗,出質蒙古就是沒影兒的事情。所以大家都不要瞎想,只要跟著殿下走沒差錯。”牌頭指指手下的兵信誓旦旦地言道,眾人看向殿下都重重的點點頭。而殿下似乎也看到他們,也笑著頷首致意,讓大家是一陣欣喜,可他們卻不知其心中是苦不堪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