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的國書中已經充滿了火藥味,但陳日烜以“居喪”、“有疾”、“道路悠遠”等種種借口拒絕北上朝覲,使出“滾刀肉”的本領,以各種借口搪塞推辭,不肯屈辱。大都朝廷對陳煚、陳晃父子倆的“滾刀肉”本領實在忍無可忍,樞密院提出進兵越南,追究陳朝君主“累召不朝”之罪。并同時開始籌建安南宣慰司,準備發動對安南的戰爭。
在安南與元朝鬧翻的時候,占城這邊也是戰云密布。本來占婆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愿意與元朝通好,但以王子訶里紀持為代表的強硬派拒絕元廷提出“親朝”、“設省”、的要求,并扣押了使者,忽必烈便欲以占婆王廷囚元朝使臣為理由,發出威脅要對占城用兵。
即使這樣兩個與自己早脫離關系的屬國,趙昺自然是沒興趣,也沒能力幫他們,不過卻一直關注著局勢的變化。而不論是以前世所知,還是現在形勢所看,他覺得忽必烈對他們動兵之勢已是不可阻擋,對宋戰爭的勝利已經讓其失去了冷靜。
前兩年忽必烈在大蒙古國國號的基礎上另加漢語國號“大元”,就表明表明他不僅欲把區域性的蒙古政權,轉變為封建性的全國政權,且是將自己視為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正統繼承者,成功的把蒙古大汗開拓進取的鷹性與漢人天子揚威海外的虛榮心合二為一了。如此其就可以以中原上國正統繼承人的身份,名正言順的要求海外諸番納款進忠,因為這是古亦有之的,并非自己出的幺蛾子。
在完成滅宋戰爭后,忽必烈完成了中國空前的大一統,這一成功更加燃起了蒙古君主的征服欲望,作為蒙古共主和中國皇帝的忽必烈汗不僅有黃金家族的征服激情,更增添了企慕漢唐盛世,急于宣威海外,向四海八荒播撒泱泱大國皇恩浩蕩的自豪感趙昺以為四海之主的名號已經難以滿足其虛榮心,若給他弄架宇宙飛船,估計都有統一宇宙的心思了
一邊是野心勃勃欲鯨吞天下的主,一邊是比泥鰍還滑的惡鄰,在趙昺的內心中對他們都沒有好感,盼著他們掐個你死我活,當然能從中撈些好處是最美的。但是他知道自己在崖山干死了張弘范兄弟,在泉州弄死了蒲壽庚,這等同于砍了忽必烈的一只手,砸了其的錢罐子,其當然咽不下這口氣,肯定要跟自己算賬的。
占城和安南,加上自己,這樣在東南方向忽必烈就有三場戰爭要打。趙昺最希望的忽必烈先打安南和占城,而以他所知此戰元朝是先勝后敗,折損甚重,如此一來也就沒有精力找自己的麻煩;其次就是三方同時開戰,這樣一來元廷必定兵力分散,自己的壓力大減,只需對付一路,他就完全有信心大勝瓊州保衛戰;而最壞的結果是忽必烈先跟自己死磕,然后再收拾那兩個,如此自己就是冤大頭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趨利避害也是人的本能,雖然都是戰爭的受害者,可趙昺當然不希望最壞的結果落在自己的頭上。不過以他獲得的信息,忽必烈拿自己開刀的可能性至少有八成,那結果就是倒霉的是自己,獲利的就成了另外兩國。這當然不是他想要的,可要讓忽必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轉,自然免不了要使些手段。而令人欣慰的自己的計劃現在還算順利,接下來就看劉黻這個周瑜扮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