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為何這領章上不加些裝飾呢光禿禿的不好看”蘇嵐又問道。
“呵呵,這個是暫時的,待相關事務議定后再說”趙昺斜了一眼道。這領章底色他此次是按照官服的顏色劃分的,四品以上為紫色,六品以上為緋色,九品以往為綠色。他的想法當然不是想僅僅以此劃分品級,而是為標明軍銜預留的,但是其中牽扯到的事情重大,因而還并未作出最后的決定。
“官家,這水軍軍服弄好了,可周主事是不是記錯了官家衣服的尺寸啊,褲腳肥大,褲腿卻細小呢”蘇嵐手腳麻利的將該縫上的都縫好了,把褲子提溜起來在小皇帝身后比劃了下疑惑地道。
“沒有錯,就是這樣子的,其中是有妙用的”趙昺拿過褲子,將兩個褲腳打了個結,在空中猛的一抖,然后迅速收攏褲口,手里就像多了個氣囊一般,他指指道。
“哦,這有何用啊”蘇嵐被嚇了一跳,看了看還是不解地道。
“當然是救命用的”趙昺嬉笑著道。現代世界的各國海軍制服基本上都脫胎于英國海軍,當然不只是看上去漂亮,而是其中有許多實用意義和軍中文化的傳承。
水兵服是海軍士兵最有特色的服裝之一,特別是水兵服已基本形成國際慣用的樣式,通常為白、藍色,上衣為套頭式,有披肩,藍色的披肩和袖口上有數道白線;褲子在側面開口,褲口肥大。內衣,通常為白藍相間的條紋衫,俗稱海軍衫,又稱海魂衫。海魂衫的寓意為廣闊的大海與藍天,水兵們穿上海魂衫更顯得精神抖擻。這種“范例”是由多年的海上生活實踐而來的。
水兵經常在狹窄的艙室里進進出出,對服裝要求利索方便,所以上衣一般都是套頭式。套頭式上衣扎進褲腰里,為得是避免上下舷梯、進出艙口時掛住衣服。在海洋中航行難免有人嘔吐,為了避免衣領刺激咽喉,減少嘔吐,水兵服的上衣都是無領式的。
水兵戴無檐帽,一是避免艦艇在高速航行中帽檐兜風,二是避免在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精密的儀器設備以及給觀察帶來的不便。水兵帽后的飄帶在有的說是為了測試風向,但趙昺更愿意相信是為了紀念在特拉法爾加角進行海戰中,指揮英國艦隊打敗了法、西聯合艦隊的而重傷身亡的海軍統帥納爾遜。
而上衣的披肩,過去是用來做“墊肩”使用的,古代男子流行蓄長發,而水手們為了適應海上生活,喜歡將長發梳成辮子。誰知油光的辮梢常常弄臟水手的服裝,于是,他們便在自己的肩上披一塊方巾來保潔,以后逐步演變為水兵上衣款式的組成部分。現代已經成了裝飾品,但放到現在還是有使用價值的。
褲子是最有特色的,褲子側開口,是帆船時代為了爬桅桿時方便。褲口肥大主要考慮有三,一是可罩住靴子,防止水花濺入;二是沖洗甲板時便于撓起;三是下海救生脫退迅速,脫下的褲子扎緊褲口,充以空氣即是應急浮游氣袋。而這樣也是有典故的。
世界各國海軍艦上軍人的褲子與其他兵種不同,其樣式接近女式,褲腳大褲腿細,前面沒有開口。這是來源于美國獨立戰爭時發生的一個小故事當時英國海軍一艘戰列艦侵入北美一港口,有一名水兵開小差下艦到岸上女友家過夜。半夜北美民兵襲擊英軍,該水兵匆忙回艦,卻錯穿了女友的工作褲。
當夜戰艦被擊沉,這個水兵跳海后把褲子抖開充氣,再抓緊褲腳和褲腰作成一個氣囊,靠著這個氣囊漂浮了一夜后獲救,全艦只有他一人生還。而褲腳大也有利于水兵落水后能迅速脫下褲子,甚至都不用脫鞋。正是由于這次戰例,英國海軍決定發放大褲腳的新式水兵褲,他國海軍紛紛效仿,形成今天的樣子。
“陛下真是好興致啊”
“呦,兩位先生怎么來了”正當趙昺在一眾人前顯擺,講述這身水兵服蘊含的價值時,突然聽到有人說話,扭頭一看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