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昺知道前世軍隊中新兵學習疊被子不僅是部隊一直保持下來的優良傳統,也體現了當兵就有個兵樣兒的第一步。而他也清楚這并不只是中國軍隊的自古便有的傳統,對內務有一定標準是世界各國軍隊的普遍情況,
法軍一定要燙出來十五條燙線的襯衫,英軍的皮鞋必須擦到像鏡子一樣亮,美軍偏好毛毯和床墊的組合,同樣也要板板正正。此外,日本自衛隊、印度軍隊和中國臺灣軍隊都有疊被子的要求。不過中國軍隊有對內務有嚴格要求比之世界各國要晚得多,直到清末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全盤引進西方槍炮的同時帶進來的。
從利于戰備的角度來看,士兵應該盡可能減少整理隨身物品的時間,這樣在面臨緊急狀況時部隊可以獲得更快的反應速度。既然士兵行軍時只能被著折疊成方塊的被子,那么平時就養成把被子疊好的習慣無疑就是最合理的做法只要把被子綁起來就可以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行軍。
另外整潔的內務會給人以精神上的壓迫趙昺每次看到解放軍的內務都會從心里產生一種莫名的雄偉的感覺,進到宿舍總能感覺到嚴肅很莊重。但看其他國家軍隊的內務照片就感覺到邋遢,和我們普通人沒什么兩樣,甚至感覺有些雜亂。從而從心里上首先就看不起,更別說對其產生什么敬畏心理了。
趙昺是這么想的,當然也是這么做的。他既然想展現實力,那當然就要拿出最具震撼的一面。他至今覺得前世的軍隊留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便是整潔的內務和排山倒海般的正步走,可以說至今在夢中回響。他知道每當收操前集訓隊都會進行隊列訓練,一個是加深體會,二則是這東西像唱歌亮嗓一樣,一日不練便會生疏。
結束前的這段時間,趙昺以為正好可以領他們參觀下內務,現在來看確實把那些大佬們給鎮住了,下邊的對他們將會給他們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咵、咵
“驅韃復國,忠君愛民”
這回趙昺沒有搞小打小鬧,而是一上來便拿出殺手锏,欲一次就將他們打懵。五百余名參加集訓的官兵組成了兩個方隊,在帥旗的引領下以正步走過來。眼瞅著士兵們在軍官的高聲命令下踢著正步,動作流暢而嚴整,橫排,像門板一樣平穩遷移;縱隊,像所有人穿在一條線上;方隊各條對角線和斜線保持像刀切割一樣的線,整體動作流暢而嚴整。
此時沒有任何音響效果,可以說連哨聲都沒有,氣勢無與倫比。戰士們整齊劃一的步伐,一起抬腿時,尤其手臂、腿動作的劃一,軍褲之間的摩擦聲會變成一首奏鳴曲,那個瞬間帶來的震撼會直抵人的心靈。剛勁有力的腳步踏地聲,氣勢磅礴更具有強烈的震撼和炫耀效果。
“敬禮”方隊的旗手接近臨時閱臺,領隊再次發出口令聲。
咔、咔、咔隨著口令聲,方陣立即從扛槍的和平姿態,變成挺槍前進。
按照劈槍動作的要求,整個動作過程中,要有極其整齊的“咔咔咔”三聲。第一聲,在步槍下肩,左手接住護木時;第二聲,是將槍身用力轉向前方,從側靠身體的狀態變為豎直向前的狀態;第三聲,是在將槍用力向前劈下,刺刀從朝天轉為指向斜上方,槍托拍在胯骨部位。行進中,后排士兵的刺刀距離前排士兵的耳根只有三寸,卻能保持嚴整步伐前進。
“敬禮”帥旗通過閱臺,趙昺立刻挺身立正,抬手行軍禮。
“無堅不摧”陸秀夫看到方隊滾滾而來,腰板也不由的挺直了,他還從未見過這樣嚴整、連續的震撼劈槍,不禁感嘆道。此刻在他的眼中,兩個小小的方隊卻仿佛是一架非人的、無堅不摧的戰爭機器,帶著一往無前,殺氣騰騰,無以倫比的氣勢。令他的精神受到巨大震撼,居然產生自己雖身為宰相卻也是螳臂當車無力阻止的感受
祝各位書友端午快樂,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