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從單兵素質上來說威勝軍多是半耕半戰的地方部隊,過去分守各處山寨,作戰是才聚于一處,缺乏協同作戰的訓練,更沒有大兵團作戰的經驗。而此次從建安一路攻州掠府與他們作戰的多是元軍戰斗力羸弱的新附軍,但仍然損失不小,老兵傷亡增多,新收編的部隊增多,讓戰斗力進一步被削弱。說不還便會崩陣,那樣更是無法收拾。
尤其是趙昺發現元軍后方塵土騰起,顯然后邊還有后手,且馬蹄聲已清晰可聞。他們顯然是先以小部兵力潛入滲透,在天明時派出一軍吸引宋軍注意力,然后伏兵趁機殺出打開突破口,隨后大軍迅速轉為強攻,為后邊的大軍,尤其是騎兵打開通路,那么防線一處被突破便整條防線崩潰,敵騎可迅速直驅大營。
“陛下,臣有罪,這便親往督戰”眼見自己所部不敵,還需陛下出戰,謝翱滿面羞愧地道。
“是否有過,戰后再議,隨朕到陣前觀戰”趙昺擺擺手道,可他突然愣了一下,指指前方又說道,“那位率軍反擊的是何人”
隨著元軍大量的涌入,趙昺發現殿后的宋軍漸漸不支,而在這危急之際有一隊人從后殺入戰團。為首者一手持刀,一手持盾,身披鐵甲沖在前邊,與其對戰著少有走過兩個回合的,他們的加入不僅立刻遏制住敵軍的攻勢,還將敵軍殺的不住后退,以他看來死在那位領兵者手里的敵軍不下七、八人,嚇得元軍竟不敢上前。
“稟陛下,那是威勝軍第一將下屬指揮使崔剛,此人作戰甚是勇猛,悍不畏死,每戰必領兵在前。”謝翱回稟道。
“嗯,此人不簡單”趙昺點點頭道,他看那人不僅自己十分勇武,其也調度有方,知己方戰斗力弱于敵軍,因而選擇結陣而戰,戰斗中交互掩護和進攻,居然能從敵圍困中救出友軍后全身而退。
護軍二旅是作為后軍鎮守大營,此時接到命令列隊而出,他們以營為單位迅速上前就位,進而又以都為單位散開展開陣型,中間留有通路供退下的兩軍通過。與此同時炮團也迅速跟進設置炮陣地,火箭營布置于陣列之后,速射炮營置于陣前,為填補火力空缺,旅屬、団屬火炮也穿插布置于其間,為步軍火力支援。
而本布置于雙陽山下擔任警戒的山地旅則先于一步向左翼前出,他們一則為護軍二旅列陣掩護,二則接應退下來的威勝軍。但見在李三娘的指揮之下,一團和二團以縱隊向前突進,三團殿后以橫隊前行阻擋突進之敵,行進有序,絲毫不亂。
山地旅在前的兩個團讓過退下來的威勝軍,在接敵后立刻派出一個營為散兵突入敵群以亂制亂,遏制住敵軍的攻勢。稍后各個縱隊迅速突進敵群,俚兵本就悍勇,且手中長槍可刺可鉤,且久經訓練的槍陣配合默契,上刺咽喉,下刺胸腹,又有散兵在旁游弋偷襲,兩下接戰后便將敵前鋒阻住。
一陣激烈的混戰后,元軍不敵向后退去,而他們也不戀戰,帶著傷兵借機交替掩護后撤。元軍稍緩后立刻跟進追擊,而三團則在兩部脫離后,立刻開弓放箭阻敵,掩護兩團退回本陣。元軍見宋軍陣勢已成也不敢急追,雙方以弓箭相互射擊。待威勝軍退到陣后,護軍業已列陣完畢,他們也依令與敵脫離接觸,歸于中軍
“參見陛下”趙昺下山到了一處高坡之上,文天祥和眾將已經布置好帥臺,見他過來齊齊施禮道。
“威勝軍都統秦林鋒、懷恩軍都統宋濂,率麾下眾將參見陛下”隨后眾將又上前躬身參拜道。
“眾將免禮”趙昺抬手讓眾人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