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是皇帝身份的表現,也是天下至尊的象征。因而在趙昺手上的這件袞服上,龍紋是最為突出的,分布與各處,另外兩肩織有日、月,被織星辰、山巒。而兩袖上繡著雉雞,他如此說卻被蘇嵐和王德笑話了一番,說那叫華蟲。嚇的他對上面其它幾樣拿不準的紋飾不敢再點評,免得露怯,讓人笑話。
“官家,這件袞服之上,共有十二條龍紋,分別織于兩肩和前后襟上。另外,兩肩織日、月,背織星辰、山,兩袖飾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種紋飾分別列于前后襟團龍兩側,共列十二章紋。”蘇嵐見小皇帝面露窘色,知道其是肯定不知,便指著袞服上的紋飾一一解說道。
“這些東西皆是何意”趙昺點點衣袍上的些紋飾道。
“官家,此十二紋章乃是帝王專用,他人擅用則為僭越。隋煬帝于大業元年詔定章服之制,確定紋章在袞冕之上的位置,曰于左右髆上為日月各一,當后領下而為星辰,又山龍九物,各重行十二,衣質以玄,如山、龍、華蟲、火、宗彝等,并織成為五物裳質以纁,加藻、粉米、黼、黻之四。衣裳通數,此為九章,兼上三辰,而備十二也。至于皇太子、侯伯、子男、孤卿、諸侯,則分別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蘇嵐言道。
“唐同隋制,宋又襲唐制,我朝皇帝袞服仍取十二紋章。剛剛官家言華蟲似雉雞,雖有偏差,卻也相差不遠,此為錦雞,取其文理華美,意指王者要文采昭著;粉米,即白米,取其養人,意指帝王要滋養萬民;藻,取其潔凈,意指帝王要品行高潔。”蘇嵐稍緩了口氣又道
“黻,其形乃是兩個相背的己字,取其背惡向善,以表帝王明辨是非;火,則取其光明,意指帝王要光明磊落;宗彝,取其忠孝,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山則取其人所仰,表明帝王行事穩重;而日、月、星辰,取其明也,意指皇權照臨四方;黼,即斧頭,取其割斷之用,表明帝王要干練果敢;而龍是取其能萬般變化,希冀帝王善于審時度勢。”
“哦,原來如此分將日、月分列于兩肩,星辰列于后背,朕此后就要肩挑日月,背負星辰了。”趙昺點點頭笑道。他算是看出來了,這十二章紋,來源于天地自然,是對自然物的美化提煉,再將自然物的美好寓意賦予帝王,使帝王成為了天地間至善至美至大的化身,這也算是一種提高帝王身份的方式。
“官家轉過來些,奴婢為你系上玉帶”蘇嵐邊說邊為小皇帝試裝,穿好袞服、換上靴子后,又拿過玉帶說道。
“蘇姐姐怎生對此如此了解,他時亦未見你說過啊”趙昺順從的抬起雙手轉過一些道。
“官家此前也未問過啊如今奴婢填為尚衣,當然要熟知章程和用途,若是錯了分毫使官家失儀,奴婢可擔待不起。”蘇嵐言道。
“朕卻忘了此事,這些日子真是有勞姐姐了”看到殿中擺放的諸多衣物,即便整理一遍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況且要根據需要分門別類地準備好。
“這是奴婢職責所在,談何辛苦”蘇嵐抬起頭看看小皇帝輕笑道。
“唉,這件衣服雖然好看,卻太過別扭,朕大婚就要穿這件嗎”趙昺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大婚后便將其抬位,免受這操勞之苦,但是此刻還不能言,他聳聳肩膀覺得倍受約束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