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相,南朝水軍已經兵至黃河口外海,封鎖了出入的水道,以致高麗水軍無法進入淮河。”蒙軍山東、河北蒙古軍都萬戶巴兒術急匆匆的闖進帥府后堂向伯顏稟告道。
“哦,南朝水軍與我朝雖未達成協議,卻也井水不犯河水,一般戰船不過長江口的,這是為何”正伏案處理公務的伯顏抬起頭驚詫地道。
伯顏去歲受命與南朝和議,嘆了一年毫無成果,他自知非是南朝沒有誠意,而是己方要價太高。但是也為真金穩定朝政爭取了時間,如今后黨已經全面敗落,察必太后已經被幽閉在后宮中,桑哥業已被削去了大部的權力,基本在家務閑。
可如今朝廷的經濟危機卻是越發嚴重,失去江南也等于丟掉了錢袋子,先帝忽必烈是有名的大手大腳,而真金為了收攏人心,自然也得拿出真金白銀的大肆封賞。西北的戰事仍未熄,消耗的錢糧無數,但朝廷百般籌措也只維持現狀,無力援西,對諸王歷年的賞賜也不得不削減,這又引發了各宗王的不滿。
破解財政危機之道,一是加征賦稅,二是奪回江南。但是朝中權勢漸長的漢臣們以為稅賦已經十分沉重,若是在加征會導致民怨沸騰,在他們不斷的勸諫下,一心采用漢法的真金動搖了。那剩下的辦法只有重新奪回江南,于是乎伯顏便二次主持攻打江南。
按照制度,朝廷設有行樞密院和樞密分院,其基本原則是“遇方面有警,則置行樞密院,事已則廢,而移都鎮撫司屬行省”。所謂有警,主要是指兵事。無論全國哪個地區,只要出現戰事,多在當地置行樞密院,樞密分院也因“兵興”而設,但其主要分布在腹里地區以及嶺北行省。這些地區本來已有重兵屯戍,設分樞密院則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對當地的軍事管制。
不過隨著南朝重回江南,戰略重點便轉移到河南江北行省,伯顏以右相身份兼領行省樞密使,全面主持戰事。在地域上河南江北行省基本與宋朝北部地區隔江對峙,他受命后便開始謀劃,一邊以和議拖住宋軍,使其放松警惕,一邊重建損失慘重的水軍。
失去江南的同時,蒙元的造船能力大為減弱,伯顏便請詔由高麗建造戰船五百艘,同時在山東、河北征募擅水者編練水軍,這樣既便于保密,防止被南朝偵知,又可達到突襲之效。而他也將行省所屬兩個都萬戶府南移,即為戰爭做準備,又可防止宋軍渡江。
在伯顏看來,大宋的長江防線,現在就如同一條長蛇。因而他計劃由新編的水軍和回回水軍通過運河在揚州集結率先南渡,直取南朝的臨安;與此同時河南淮北都萬戶府自襄樊南下,攻打鄂州。稍后,集中兩個萬戶府的兵力在江州發起攻擊,就如同破解長蛇陣一般,按住頭尾,使他們頭尾不能相顧,再攔腰切斷,打破整個大陣。
“稟右相,高麗水軍缺乏糧餉,沿途搶了艘商船,正遇到南朝水軍”巴兒術回稟道。
“混賬東西,他們搶了一艘商船,宋軍會派出戰船窮追不舍,圍追堵截嗎”伯顏聽了大怒,拍案道。
“右相,這些高麗人是窮瘋了,剛剛入海便吵著要糧要餉,原來他們是空船而來,并沒有攜帶輜重”巴兒術嬉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