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個奸商,這點兒事都能琢磨到錢上去”鄭永聽了氣得用手指點著其鼻子道。
“吾就是商人,當然要在商言商”上官禧避開其手指不甘示弱地道。
“唉”看著兩人笑鬧,趙昺笑著嘆口氣。其實上官禧所言,正是一語中的,當初率先提出建議的正是美國貨船主,同樣是出于人力成本考慮。而戰艦又湊巧不缺人手,所以戰艦上一直保持著古風盎然的四層布局,并沒有做出改變。如今看來,利益驅動革新這句話是多么有道理。
“陛下既然早知大船可四季通行于海上,為何不早些建造,如此我們一年間可數次往來于西洋各國,也能賺取更多的錢財啊”兩人鬧了幾句,看皇帝苦笑不語,也趕緊收起了不恭之態,上官禧施禮問道。
“這其中自有原因了。其一,此船吃水深,適于在大洋中游弋,卻不適用于近海航行;其二,在瓊州之時,我朝水軍的任務主要是作戰,拒敵于海峽以北,而無暇派出商船行商四海;其三,此船所用木材皆需良木,而瓊州地狹,沒有那么多的良木供我們使用,且好木料價格不菲,也是我朝難以負擔的。因而并無必要,也無繼續,便拖了下來。”趙昺言道,可其實他知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缺錢。
“當前我朝大力發展海貿,與各國通商,且在尋到香藥產地后,將獲得巨額利潤,還愁造不起這種快船。小的以為陛下應當盡快付諸實施了”上官禧言道。
“嗯,汝說的不錯。但若是周翔在此便不會像你說得這么輕松了,要知道一艘船不是只要有錢就能造出來的,即便有了船樣也要層層分解,重新設計,且造成后還要經過試航才能投入使用。另外此種快船操作與當下的海舶多有不同,尚需培訓水手,這都需要時間,快則也要兩年的時間。”趙昺點點頭笑著說道。
“哦,還需要兩年的時間啊”上官禧聽了頗有些失望地道。
“不過,卻可以投入準備了。”趙昺言道,“汝等不是在南洋諸蕃發現那里有許多適于造船的良木,且價格低廉。而從西洋返航的商船可販運的貨物有限,不少船只皆是空船回港,你們自可裝載木材運回國內,用于造船,如此也解決了不小的問題。”
“對、對,南洋的木材質量極好,且數量極多,又價格便宜。小的真是愚笨,怎么就沒有想到這點,若是此次回航順便載回一些,豈不又能大賺一筆”上官禧聽了后悔不迭,極為肉疼地道。
“你也就會吹吹牛,自詡什么天下不世奇才。你跟陛下相較不知差到哪里去了,陛下賺錢的本事恐你拍馬難及。”鄭永兩人可能在寂寞的旅途中斗嘴斗慣了的,不忘趁機挖苦其道。
“汝切不要開玩笑,吾怎敢與陛下相提并論,朝野誰不知陛下尚在垂髫之年便發明了曬鹽之法,并將鹽以高價賣給蒙元,使得行朝渡過了財政危機,且可以積蓄力量收復了江南,只此一事便可稱的上千古奇商,范蠡、管仲之輩都難及”上官禧連連施禮,甘拜下風地贊道。
“陛下,若是快船造好了,切記要先裝備給御前水軍,那時我們便可征戰四海,消滅蒙元。”鄭永打擊其的目的,也不過是想能將這快船收入自己的麾下,他十分清楚一艘戰船若是能逆風行駛,且速度極快,在戰斗中意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