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朝中的漢臣和蒙古舊將一起彈劾伯顏,看似是因為修筑城防之事,其實只是借口,他們要將伯顏趕出朝堂才是本意。”月赤察兒將肉放在火上炙烤道。
“他們要將伯顏逐出朝堂其精通漢法,又支持起用諸多漢臣,且其戰功卓著,在蒙古和色目中人甚有威望,你說他們兩派都要將其逐出朝廷,這又怎么可能”真金搖搖頭不大相信地道。
“大汗,其實正是因為聲名累人。伯顏雖然支持漢法,但是在那些漢臣眼中其仍是色目人,而非與他們一條心,且又深受大汗寵愛,一旦其上奏廢除漢法,將是功虧一簣;另一方面,蒙古眾將佩服其戰功,卻對其支持漢法甚為不滿,以為他背叛了傳統,壓制舊宗,因而才也欲將其趕出朝堂。”月赤察兒笑笑道。
“原來如此,他們好毒的心思。伯顏現在乃是國之棟梁,他們若是得逞便等于去了我的左膀右臂,不得不受他們挾制了,當下自不能順了他們的意。”真金喝了口酒將碗坉在桌上憤憤地道,看著在火上被烤的滋滋作響的肉,覺得仿佛那就是自己。
“大汗,當前群情洶洶,自不可強自為之,如此只怕會讓兩黨合流,那樣就更加不好對付了。”月赤察兒言道。
“將伯顏罷黜,那豈不依了他們的意,我絕不會那么做。”真金斷然道。
“大汗,我也非此意,但是可以換個方法”月赤察兒對惱怒的大汗,卻不慌不忙地道,“當下大汗的幾位王子皆已成人,而西北的海都近期又在作亂,大汗正可派一位王子前去撫軍,并遣一位重臣從旁扶助”
“”真金聽了沒有立即回答,而陷入沉思之中。他清楚在阿里不哥之亂被平定后,海都卻是異軍突起,其早在幾年前后公然打出反對元朝的旗幟后,與西北不服忽必烈掌握大權的蒙古諸王互相配合,屢次侵入元朝西北邊區,幾乎顛覆元朝在吐魯番和高昌地區的統治。
海都是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窩闊臺的孫子,但其父合失死得很早。父親的早逝對海都可能是一件好事,這讓他能夠在蒙哥繼位成為蒙古大汗之后,針對窩闊臺和察合臺系王子的大清洗中幸存下來。他一直默默積攢實力,以圖復仇。但要在無人照應的情況下再起,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海都只能勉強從流散各處的窩闊臺部眾中,搜集了數千人的軍隊,在術赤系王子建立的欽察汗國和蒙哥系王子把持的蒙古王庭之間,苦苦掙扎求存。一直到蒙哥系內部爆發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汗位之爭,海都才有了發展壯大的空間。隱忍多時的蒙古王子,抓住機會,支持反對忽必烈的阿里不哥,一舉建立了窩闊臺汗國。
而海都的窩闊臺汗國,主要分布在西方的欽察汗國、伊兒汗國與元朝之間。他的反叛,讓朝廷的使者不能順利傳達大汗旨意,這讓歷經三代人征戰才建立起來的蒙古汗國顯得有些有名無實。為了消滅這個卡在東亞與中亞大動脈上的頑敵,忽必烈花費了不少功夫,然而逐步進入轉型期的蒙古帝國,此時卻在面對昔日同袍時,表現出很多原先沒有的不適應。
元朝對窩闊臺汗國的崛起不可謂不重視。在忽必烈時就先后派出丞相伯顏、太師玉速貼木兒等名臣出鎮西北。以優勢兵力,不斷反擊海都一派的進攻。但一直到忽必烈去世,兩軍仍然在天山南路一線和窩闊臺汗國反復拉鋸,無法將其徹底剿滅。
看似無論是人口數量,軍隊的數量還是經濟規模,海都的窩闊臺汗國都無法和南宋相提并論,卻敢于在十年里反復進攻元朝邊地州郡,主要是基于兩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