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以為江知事如何”趙昺重新坐下言道。
“江知事正當年,且熟知軍務,又與湖廣官員相熟,確是不錯的人選”劉黻點點頭道。
“不可。”劉黻話音剛落,應節嚴便否決道。
“應知事,舉賢不避親,再者江璆既是帝師,亦是國家重臣,為國征戰有何不可呢”劉黻皺皺眉言道。
“舉賢可不避親,但必須避嫌,否則就會害了宗保,毀了陛下的大計”應節嚴以手指磕擊著案幾急道。
“嗯是啊,江鉦如今主理湖廣軍政,若是再調宗保前往主持西征事務,雖然有利于征西,但卻失去了制衡,難免會受到他人的攻訐。”劉黻的臉色幾變后重重地點頭道,“可惜吾無能,不能為陛下分憂,否則臣愿前往。”
“劉知事為國為民的心情,朕十分理解,但這非是意氣用事之時。”趙昺看其懊惱的樣子,忙出言安慰道。
“如此人選之中只有左、右二相,一切只有陛下定奪了”應節嚴輕嘆口氣道,他自知自己的位置,涉及到兩位首相的事情,他不便再多言。
“如此只能讓文相掛帥出征了”趙昺想了想言道。
“陛下,文相殺伐果斷,但行事略顯魯莽,以其主持西征似有些不妥吧”劉黻聽了沉默了一會兒,但還是忍不住言道。
“陸相為人謹慎,做事沉穩,卻不是開疆拓土的人選,且朝政繁雜,朕也離不開他。我朝已經失去川蜀已經五十余年,早已非昔日,情況復雜,遇事必須當機立斷,容不得猶豫,而這正是文相所長。”趙昺言道。
“但是文相雖曾開府劍南,但是其并不擅于軍事,能否應對戰局呢”劉黻又提出一個疑問道。
“此次出兵川蜀,朝廷派遣重臣為帥,其主要是秉承上意,把握大局,協調各方,臨機處斷,所以只需其運籌帷幄,而并非需要臨陣殺伐,打打殺殺的事情自有那些領兵之將來做。”趙昺言道。
“陛下之意,是要左相總督湖廣和川蜀,并授予其機宜之權”應節嚴沉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