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其中還有如此深意”王應麟也是進士出身,尤其是對經史頗有研究,當然知道這句話。但以往只是從文字上理解荀子的話,沒有深入從軍事角度思考,其結果就是把軍功首級制度簡單理解為搶人頭,把戰爭理解為烏合之眾打群架。因此并沒有更看清軍功首級制度對于軍隊集體觀念與紀律約束的養成,起到了反作用,細思之下確有道理,于是伸手示意其接著說下去。
“以首級論軍功之制主要有兩個弊端一者,戰場之上兩軍交鋒,想必大家皆知當面之敵究竟為誰所殺,更難以說清獲得的首級原來的主人是誰,因此才會出現況一個賊首,數十人報功的情形;二者,戰場上割取首級真的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大家都去割取首級和搶人頭了,很容易被敵人反殺。”
“另外,首級制度對于弓弩手等遠程支援兵種來說亦極不公平,軍隊是一個組織嚴密,需要高度紀律話及協調性的群體,缺一不可。沒有醫士,受傷的軍兵無法得到治療;沒有火軍,大家就得餓肚子;沒有輜重,大家就得露宿于野,彈藥無法得到補充等等。所以雖然有些人沒有直接參與作戰,但同樣功不可沒,可他們又因為無法割取敵人的首級,自然難以分得獎賞。”
“不錯,軍中各有分工,戰陣之上首級無主,大家若是爭搶,或是獎賞無法顧及所有人。導致軍中人心渙散,爭奪功勞,甚至殺良冒功也就不足為奇了”王應麟點點頭承認其所言不虛。
“總的來說,首級記功的標準,本身就是建立在對個人勇武的獎勵之上,因此如果約束不好,除了難以對各個兵種做到絕對公平以外,還會催生戰爭中殺良冒功的情況出現。而士兵們在戰場上對首級的爭奪,也時常導致延誤戰機,嚴重的甚至有時因為士兵們爭奪首級而軍陣混亂,從而給了敵軍可趁之機。”
“但不以首級論軍功,士兵們自然沒有打仗的勁頭。我朝徐禧領兵與西夏人作戰,竟突發奇想取消了以首級論軍功的制度,結果士無戰心,其也兵敗身死。這又是古人亦明知首級制度存有諸多弊端,卻又沒有廢弛的原因。因此真正能打勝仗的軍隊,皆要構建更為合理的軍功首級制度,以激發軍兵的戰斗力,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大家都去搶人頭沒人打仗的情況,絕非是一廢了之”曹誠言畢向眾人施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