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昺初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也以為一個戰士應當保持健碩的體型,不說個個都是健美冠軍一般,也不能是挺著肚子的一副臃腫身材,想著這樣的士兵不說作戰,即便行軍只怕也會拖累戰友。因此他還曾一度要求軍將們要經常鍛煉,控制體重,甚至打算參照現代美軍的標準制定體重標準,超標者要強制退役。
不過一段時間后,趙昺便覺得自己的想法錯了。首先現代搏擊是稱體重進行比賽的。為了保證公平,比賽分了很多量級,賽前需要稱體重來決定你打什么量級的比賽。所以搏擊運動員為了避免比自己高一個量級的人突擊減肥跟自己打,在賽前都會突擊減肥打比自然體重低一個甚至兩個量級的比賽。既然大家臨近比賽都拼命減肥,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搏擊運動員自然都是八塊腹肌沒有贅肉的形象。
因為想要腹肌形狀明顯,需要的不是練大肌肉,而是體脂率要低。而每個人其實都有腹肌,只要夠瘦都能看出腹肌輪廓。不只是搏擊運動員,影視作品中的那些八塊腹肌的男演員們也是這種情況,在拍戲前為了好看突擊減肥,而在不拍戲的時候也難以保持八塊腹肌的形象,不拍戲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成了大肚腩了。
且趙昺在參與軍事事務后也很快便明白,一個士兵要想長胖也非是件容易的事情,作戰時不僅風餐露宿,緊張的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若是趕上后勤補給不利還得餓肚子;而平時即使沒有作戰任務,吃得飽穿得暖,也需要進行大體力的訓練,吃的也非是天天大魚大肉,吃飽了就算不錯了。如此想積累點兒脂肪是十分困難的。
另外從從生理角度來說,人類的腹部儲存一點脂肪才是正常情況。因為有一部分脂肪無論是對抗寒冷和或是抵御的食物匱乏都有重要作用。脂肪的存在是人類進化的結果,長肥肉其實是刻在大家dna里的事情。同時在這個沒有現代機械輔助的時代,士兵還要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作戰拼殺時更是極其消耗體力的運動。若是沒有體重支撐,如何能開硬弓,舞重器,抬起城門栓,掀翻戰馬。
而在戰場上這種巨大運動量消耗的情況下,脂肪正可以幫助武將保持較長時間的身體正氮平衡和體力充沛。如果是八塊腹肌的猛男,雖然肌肉很好看,但是放到戰場上這種長時間高強度作戰的環境,他可能堅持不了幾天體能就不夠了。因為人運動需要能量,儲存的糖元消耗完之后,沒有脂肪可以分解能量,自然就沒有體力堅持打下去。
再有脂肪還有保命的作用,在受到重擊時能抗打擊的緩沖,可以有效吸收動能。在穿盔甲有護具的情況下,鈍器擊打力量不是很足的情況下,有脂肪甚至都不會受傷。而且即便面對利刃,有脂肪也可能不會因為皮太薄,導致利刃直接切斷肌肉與筋骨而造成殘疾。所以脂肪能增加生存能力,能古代武將在負傷后,具有更大存活力。
可那些看起來好看的肌肉,比如胸大肌,腹直肌,三角肌,肱二頭肌。這些肌肉都集中在人體正面,比較好看,但其實對于格斗來說,用處并不大。而對于開弓、長槍捅刺,以及出拳打擊效果至關重要的是背闊肌,是長在身體后面的,練的再大也看不到。再比如讓人看上去更強壯的胸大肌,如果練得太過龐大,甚至會成為發力出拳的障礙。
此外,雖然說瘦子靈活性高,但是短距離爆發力其實是遠比不上膀大腰圓的肉山型戰士。看不到八塊腹肌并非不是因為他的腹肌退化了,而僅僅因為體脂率上升,腹肌形狀不明顯而已。肌肉還在,只是多了一層脂肪。那么這會影響到他的戰斗力嗎顯然,這薄薄一層脂肪并不可能影響到腰腹發力,多一層脂肪最大的負面影響僅僅是沒有八塊腹肌那么好看而已。
更不用說脂肪帶來的體重增加在戰斗中其實并不是壞事,就是因為穿重甲的情況下,可能你拿刀砍根本砍不動對手,但是近身摔倒對方,然后捅刺甲縫是非常有效的戰斗手段。這點上,脂肪帶來的體重可以有效讓對手難以摔倒自己,而瘦小的人反而會被猛將抓起來當武器掄砸。比如典韋,在戰死前就夾起兩名敵軍士兵,當場擊殺。也就是說脂肪與肥肉有時候還是十分必要的,起碼不會被對手抓起來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