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明白了”聽罷,陳鳳林笑了,轉而又問道,“那王府那邊也如法炮制”
“他們那些人視百姓如螻蟻,那個法子是不靈的,你得這么說”趙昺又在其耳邊說了幾句道。
“是、是,屬下這便去”陳鳳林聽完眉開眼笑地敬了個禮,轉身回城去了
黃昏時分,揚州城的戰事已經基本結束。趙昺已經回到南城外的行營之中,親衛團及侍衛營撤防,只留輜重團負責協助打掃戰場和收容俘虜、救護傷員。而他也才得以休息片刻,得空吃了說不上是哪頓飯。不過飯也吃的并不安生,不斷有通訊兵來到行營稟告戰況,請示如何處置。
首先退入府衙的馬紹接受了議降的建議,他十分清楚當下的形勢,揚州守軍已經被擊潰,嚴重的傷亡下也不足以再組織起反擊。而他手上只有幾十名親隨和不及逃走的吏員,另外就是城破之際隨他逃進府衙的四、五百丁壯和殘兵,此刻都是惶恐不安,顯然也是全無斗志。且尚有一伙人臉色陰陽不定的盯著他,不知道打得什么主意。
另外一直稱病在家的揚州知府拔都已然在城破后率先投降,并號召舊部停止抵抗。稍后,被罷職的都哥也開門請降,并協助宋軍收攏舊部,開赴城外。而當初唯一留任的左手萬戶卻被火炮炸死,其部作為守城的主力也傷亡極大。因而即便展開巷戰也無可用之兵了。
如此情況下,馬紹也不知道該怨誰,脫歡作為主帥臨戰脫逃,突出城后便音信皆無,也不知死活。而其幾個留在城中的兒子,無論是從能力,還是威望都不足以挑起與宋軍決死一戰的重擔,當下龜縮在王府中等待命運的裁判。若是當初脫歡決心守城,不強行突圍分散了兵力,總還能抵擋上幾日,不至于落到這個地步。
宋軍這時已經全面入城將府衙團團圍住,有宋將提出若是再負隅頑抗將血洗揚州城,屆時雞犬不留。馬紹在忠義和背叛之間掙扎了很久,還是同意了議降。但提出提出自己投降可以,但是要求保全全城百姓的性命,并善待他們,不得妄自屠戮。否則他將玉石俱焚,戰至一人,也絕不投降。陳鳳林十分痛快的答應了投降的條件,并提出以其為揚州主官的優厚條件。
馬紹令人打開府衙大門,自己白衣跣足,披散頭發,手捧印信,身后的隨從捧著魚鱗冊并賬目,率城中眾人出門棄械投降。但就在陳鳳林好生安慰,準備將其送出城外,到行營覲見陛下之時,突然大喊了聲“大元皇帝萬歲”之后,頭觸門前的拴馬樁,自殺殉國
趙昺聞報,雖然早知道這種結果,但還是感到有些傷感。命人將馬紹遺體好好裝殮,送到城中寺院暫昔,待來日送回家鄉。同時傳旨以王應麟主持揚州政務,遵守與馬紹達成的協定,嚴令入城的各部嚴守軍紀,不準妄殺百姓、不準殺降、不得劫掠,違者殺無赦。
至于鎮南王府一家人則簡單的多,趙昺令人將被俘的脫歡長子老章和脫不花押送到府門前,先以火炮轟開府門,然后放話若不投降,即刻便將兩人處死。攻入府中后,男子為奴,女子為婢,老弱幼小皆殺。其實這招兒還是他跟蒙古人學的,當年他們攻宋之時可沒有少用,逼的不少人叛降,也讓許多忠烈之家滅門。
雖然如此與向來標榜的仁義根本不沾邊,但用起來絲毫也不內疚,他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也正應了所謂的善惡終有報之說當大炮架起來,老章兄弟二人被捆縛到門前時,鎮南王府中的抵抗立刻便停止了,顯然在自己與國家之間,他們并沒有為國為君殉難的打算。不但愿意投降,還提出愿意貢獻出府中所有財物,并將脫歡的兩個未嫁公主獻于大宋皇帝為婢,只求保留全家人的性命和封號。
若是攻城之初,他們提出這等條件,趙昺肯定樂不得就答應了,不僅會保留他們的財產和封地,還會予以封賞。但是在此時就沒有什么好說的了,保留封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財產那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至于兩個公主嗎他還是有些意動,要知道當年成吉思汗是以殺死所有男人,奸淫他們的妻女為樂的,現在也應還以顏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