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典也并非一成不變,因為趙昺也是在摸索和總結經驗,每年都會重新進行編撰,刪除和修改不適宜的條款,增加新的內容。且沒有戰事發生,他都要求各級軍官進行總結,探討得失,撰寫心得,從中挑選出有特點的戰例匯編成冊下發各部,還會在武學開辦短期培訓班組織學習,以期提高他們的指揮水平。
趙昺之所以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做這件事,就是因為考慮到軍中將領素質參差不一,而組織指揮作戰都離不開扎實的數學計算,涉及的各式各樣的數字就已經讓人頭皮發麻。而且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要在那么緊張的情況下計算出這些結果,沒有超人一般的心理素質真是不行。
所以趙昺才想出簡便易行的傻瓜式方法,即便軍將們基礎差,只要注意學習,也能夠很快上手。且他也是身體力行,不僅親自教授身邊的侍衛營讀書識字,還要求御前護軍的士兵也要識文斷字,會基本的算術。在帥府軍剛剛安定下來之后,就開始利用晚上開辦夜校,自己編寫教材,教授士兵們學習基礎知識。
因此御前護軍一直學習氛圍很濃,而以原帥府軍整編而來的諸軍,也一直保持著這個傳統,許多人經過學習后皆能識文斷字,書寫軍用文書,熟練進行四則運算,能夠識圖畫圖,已然具備了成為軍官的基本素質。這不僅為培養后備軍官打下了基礎,也提高了整支隊伍的素養
現在若真如孫愷所言,那么原湖廣置司所轄諸部真是出現了問題,高級軍官們不注重學習,依然在吃老本,不知進取。但軍官是一支部隊的靈魂,他們都混日子,底層士兵們也好不到哪里去,恐怕也只想著混完服役期,能活著趕緊回家。
現下江東諸軍進軍神速,連克重鎮,乃至收復了南京應天府,而他們卻在襄陽徘徊不進,封賞無望,晉升也是渺茫,必然導致士氣低落。而這又會讓各部中下級軍官牢騷滿腹,覺得沒有什么希望,想調回江東任職,甚至有人申請提前退役。
“江置帥怎么將隊伍帶成了這樣”趙昺沉默良久后嘆道。
“陛下,荊襄戰事僵持,諸將消極,江置帥難辭其咎,但其也是有苦衷的。”王應麟在旁言道。
“朕未曾少過他們錢糧,軍服器械也是按時按量撥付,賞賜亦是照例。地方事宜也盡是由其總管,官員選拔只要是他呈上從未駁回,他又有何苦衷。”趙昺聽聞十分不解地道。
“陛下正是因為寵信有加,江置帥才愈發惶恐,唯恐負了陛下。”王應麟回答道。
“哦,陛下,屬下忘記了些事情,先行退下去做些安排”孫愷聽到君臣二人的對話,卻是如坐針氈,他知道這已經涉及到朝廷內部的爭斗,不是自己可以參與,也不是他可以旁聽的,于是找了個由頭道。
“嗯,你去吧”趙昺若有所思,并不在意地揮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