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蒙古軍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一方面,騎兵行動迅速,大大減少了行軍途中對糧食的無謂消耗,另一方面,士兵可以把全部家當放在馬背上,大大增加了單兵攜帶物資的數量。但是這個趙昺卻學不來,最多現在就是以廂車搭載物資提高機動力,可也只能延長些時日而已,仍然要依賴后方的補給。
可見,戰場后勤是個大問題,統帥要么速戰速決,要么減少軍隊對后勤的依賴,才能避免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總而言之,戰爭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一件既然燒錢又耗糧的事。在一場大規模戰爭中,那么多士兵、民夫和騾馬聚在一個地方,每天消耗的糧食等物資是十分驚人的,為了運送這些物資,可能又要花上好多倍的代價。
如果后勤供給一旦中斷,整個戰爭機器也會戛然而止,因此雙方要不惜一切保證糧草和物資的供應,無論代價是多么沉重。如果不能做到速戰速決,戰爭雙方都會這種消耗被拖的筋疲力盡,直到把其中一方徹底拖垮。蒙元現在已經被拖垮,不得不求和,而趙昺也是在做最后的掙扎,以致連近在眼前的開封都放棄了,就是擔心國力難以支撐。
趙昺親征主要還是督戰,就是要盡快奪取荊襄,結束北伐。可此次作戰還是要依賴部署在荊襄的部隊,而根據現下有限的情報,情況并不樂觀。如今到了跟前,甚至不知道荊襄戰場的具體部署,連部隊的位置都找不到,要想速戰速決談何容易。
所以趙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情報,不僅是己方的,還有敵方的。不過他雖然心焦,急于獲得情報,可又不能表現出來,以免引發眾將的猜忌,也只能自己著急上火了。
“陛下,田主事求見”王德突然走過來稟告道。
“哦,見。”趙昺心中一動,其可能已經與事務局的人聯系上了。
“稟陛下,荊襄站的聯絡人到了”車門打開,風雨依舊,田琦在廊下稟告道。
“進來吧”趙昺向外望去,但見田琦身后站著一個渾身濕透的人,再細看居然是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