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昺開始布局未來的朝廷格局,為下一步改制做準備,而將謝枋得調回京中,也是其中的一步,他需要精通地方政務的官員充實朝廷。而謝枋得進士出身,曾在吏部擔任多年的郎官,在蒙元占據江南后,又輾轉前往瓊州加入行朝,顯見是對大宋朝廷是有功的。
在個人品格上,謝枋得道德無虧,曾受命主持廣西方面民軍反元斗爭,又主持湖廣政務多年,成績有目共睹。不僅支持了湖廣置司的北伐,還為征伐川東及云南方面作戰了錢糧,顯示了執政的能力。所以趙昺有意將其調入京中,接替準備致仕的馬廷鸞主持吏部。
對此王應麟也是知道的,因而不免與謝枋得談起歸京后的安排,也說起皇帝有意恢復三省,重構朝廷體制的意思。而他也知道這事牽扯甚廣,但對于士大夫集團并非壞事,如此可以進一步加強他們在朝中的話語權,以此抵銷新崛起的武勛集團。
但王應麟也明白僅憑自己一人之力是無法說服陛下能夠下定決心,改變現有的制度。在此前的談話中,他已經發現了陛下的擔憂和躊躇,這其中更會涉及到相權和皇權間的關系,而關鍵問題還是陛下擔心自己的權力被削弱,進而失去掌控朝政的能力。
謝枋得此番回京也是志得意滿,進入朝臣行列,也想建功立業。對于王應麟透露的信息,自然也是聞弦而知音,勸導陛下希望能促成恢復三省之事。可他也知道陛下并非混不講理的人,還是要推心置腹講明道理,告知此事乃是利國利民之舉,定然會采納的,但怎會說還是要講技巧的。
其實船上的日子是十分寂寞的,盡管趙昺很享受船上的生活,也難免無聊。畢竟在前世他還可以從網絡上了解世界,而當下船行水上,獲得消息的渠道就等于斷絕了。而他又沒有什么欣賞歌舞,吟詩作賦的雅好,因此有時也是很無聊的。
好在行駕回京的消息已經告知京中,為了便于公文的傳遞,約定將一應文書置于途中的府驛,便于交接。所以,趙昺每日還需要批閱奏章,有時要與王應麟交換意見。但還是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便常常在午后與兩人閑聊,他們或于甲板之上,或于艙中書屋,煮茶飲酒笑論天下事,倒也覺得時間不那么難打發。
這兩天秋雨連綿,江上無風,舟船靠江流推動前行,速度并不快。而御書房中趙昺與兩位大儒圍幾而坐,邊上小爐煮茶,幾個人談興正濃。三個人都是各懷心事,話題自然有意無意的引導當前恢復三省之事上。而今天謝枋得先講了幾個前朝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