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跌宕起伏,歷史又何嘗不是如此。曾經的蒙古也是團結一心,隨著貴由的去世,托雷系的蒙哥再次登上了大汗寶座。蒙哥是最后一個可以指揮全部蒙古人勢力的大汗,蒙哥死后,蒙古左右兩翼正式決裂。
左翼蒙古各部由于長期在漢地駐扎,和漢地最高軍政長官忽必烈關系密切,因此成了忽必烈的鐵桿支持者。札剌爾、弘吉剌、亦乞列思、忙兀、兀魯是左翼蒙古的主體,成了元朝皇室直轄的五投下。而當時蒙古戰斗力最強的怯薛軍也走向了分裂。
四大怯薛軍中木華黎家族所在的札爾剌部在左翼蒙古,速不臺后人的兀良哈部也是左翼蒙古的支柱。而博爾忽、博爾術后人都在右翼蒙古,由于右翼蒙古支持阿里不哥,因此怯薛軍的大部分人馬也站在他們一邊,但他們和阿里不哥的關系并不好,封地被阿里不哥送了人,不得不投靠了忽必烈。
忽必烈繼位后引漢軍進入草原平叛,直接把右翼蒙古人打得落荒而逃。他對蒙古草原實行了糧食禁運,讓右翼蒙古陷入困餓之中。由于阿里不哥沒能從中亞搶回足夠的糧食,在死亡的威脅下,右翼蒙古不得不歸降了忽必烈。
不過右翼蒙古雖然歸降了忽必烈,但依舊把他當成是叛徒。而左翼蒙古人幫著忽必烈,部落首領們人人都有王爺封號,還都得到了漢地的封地,家底上普遍高于右翼蒙古人。左翼蒙古出身在蒙元也是可靠的代名詞,升官發財上遠比右翼蒙古強。
在蒙元大軍滅亡了南宋,眼看忽必烈就要走上人生高峰。右翼蒙古則一直憋著火,他們在蒙古第四子昔里吉的帶領下突襲了那木罕和安童,并攻占了和林。此后右翼蒙古人不但幫著海都和忽必烈打仗,八鄰等部落更是直接投奔了海都。
忽必烈因此在重新組建怯薛軍的時候,怯薛長仍以四大怯薛長親族擔任。但大都和皇城的防務轉由五衛軍擔任,怯薛軍主要負責宮中的事務及充當儀衛。當下玉昔帖木兒已經戰死在江東,月赤察兒被罷職務閑,安童也倍受排擠,因此怯薛官由忽都帖木兒擔任。
當下正是緊要之事,忽都帖木兒卻長時間滯留家中與新收的高麗美姬宴飲,即便從表面上看也是失職。若是再往深里琢磨,都會驚出一身冷汗。所以無論是安童,還是闊闊真皆想到其已經被甘麻剌收服,給其鋪平了入宮的道路。
可讓他們略感欣慰的是賀惟賢雖然是漢人,但對大汗忠誠,盡責盡職的嚴守宮禁,才避免了有不軌之心的人闖宮,保證了宮城的安全。而讓他們不安的卻是賀惟賢至今依然是嚴守中立,只忠于大汗,并沒有表明立場,傾向于哪一方
時間已至深夜,真金雖然仍在昏睡中,但從德明宮召來的太醫以為大汗當下脈象漸趨平穩,已無大礙,暫時脫離了危險。于是方臣祐安排皇后到偏殿休息,但安童和賀惟賢經過這場變故,毫無睡意,也不敢遠離,皆留在在值房中。
“賀萬戶,可知大汗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嗎”深夜兩人枯坐了一會兒,安童首先打破沉默問道。
“當然是推行儒法,實施漢制,富國強兵,建萬世基業。”賀惟賢言道。
“萬戶可知前日大汗詔吾在內室商談的是何事嗎”安童點點頭又問道。
“下官怎生知曉,想來也是軍國大事”賀惟賢搖頭道。
“難道汝一點也不好奇嗎”安童笑道。
“下官不好奇。”賀惟賢道,“既然是內室相商,定非下官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