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完到夏和馬建設幫著郁行一把行李搬到了宿舍。
由于是搬家,郁行一的東西不少,盡管他還舍棄了不少東西如爐子鍋碗等。
郁行一的舍友是材料專業的校直研,嚴格說起來,他的舍友還是大四最后一個學期,因為他是77屆考生,78年春天入學的。
由于情況特殊大四最后一個學期和研一第一學期重疊了就是說既要做大學畢業論文,又要開始上研一新課。
幸虧大四最后一學期課少則哪里忙得過來過就算如此也夠忙的。
由于大學還沒畢業個舍友干脆就沒搬過來舍不得他的大學舍友們業在即,也相處不了多久,得好好珍惜離別前的時光。
因此,郁行一雖然住的是二人間實上,他是一個人住,簡直不要太爽。
遠夏往郁行一床上一躺,說“一個人住,簡直不要太爽”
郁行一對他說“我的上鋪是空著的不你搬過來”
馬建設也說“對啊,遠夏,這里就郁哥一個人,你搬過來陪他唄。”
遠夏看著空著的上鋪,有點心動,但還是拒絕了“不了,我還是住自己宿舍吧,雖然人多嘈雜了些,但人多也有人多的好處。”
偶爾來這里過夜還成,長期住這里肯定不是個事,等郁行一室友來了怎么解釋
郁行一大手一揮“走,吃飯去。慶祝我重入校園,請你們吃頓好的。”
說是好的,其實也就是小炒。
吃飯的時候,郁行一說“可惜宿舍不能生火做飯,以后想吃什么只能來食堂了。”
遠夏笑著說“其實吃食堂也不錯,省事,就只需要洗個碗,連鍋都不用刷。”
郁行一說“說得也是,有得必有失。來,喝一杯,為我們成為校友干杯”
“干杯”
從今天開始,他們就是校友了。
當初得知遠夏是越大的,郁行一第一個念頭就是羨慕,沒想到有一天,他自己也成了越大的一員,真叫人激動又感慨。
這一切,都多虧了遠夏,如果不是他信息,給予幫助和鼓勵,他肯定沒有機會再做回學生的。
郁行一對現在的生活狀態滿意得不行,不僅能夠專心讀書,還能隨時跟遠夏見面,還有比這更美的事嗎
遠夏今年大三,正是課業最為繁重的時候,屈文淵已經考上大學,他也沒有再打工的必要,不再勤工儉學,將全副精力都傾注于學習中。
研究生樓離遠夏宿舍樓不遠,他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一刻在操場會合,一起去跑步鍛煉半個小時。
郁行一原本是沒有跑步習慣的,現在保持與遠夏一樣的鍛煉節奏,準備為建設社會主義奮斗六十年。
跑完步,他們結伴去食堂吃早飯,遠夏在越大待了兩年,自然知道各個食堂的飯菜特征,也能給郁行一建議和參考。
吃完早飯,兩人便去湖邊的柳樹下晨讀,用收音機收聽外國英語頻道的節目。
中國與美國關系正處于蜜月期,英語頻道已經不是敵特廣播了。
遠夏的英語不錯,是因為有底子。郁行一的英語也還行,是小時候打下的底子,他父母都是留美歸國,從小就教他說英語,看英文書,后來雖然荒廢耽擱不少,但語感還在,學起來還挺輕松。
英語節目能聽個七七八八,互相還能說英語練習一下口語。
有一次聽完節目,郁行一感嘆“美國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他們家家戶戶都有汽車。而我們中國絕大部分家庭連一輛自行車都沒有,這差距太大了。難怪國家要改革開放,再不開放,咱們就再也追趕不上了。”
遠夏也嘆息“是啊,咱們天天將趕英超美掛在嘴上,事實上,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