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明生自然不愿意為了眼前的利益跑到廣州去,多點耐心,前景非常可觀。
門店開好之后,遠夏又帶著人將存貨分送給商家,余下的則要等發動機到了之后才能交貨了。
郁行一得知遠夏在廣交會上遇到的情況,非常遺憾,說“用這個進口發動機實在是太被動了,我爭取明年春季廣交會之前推出我們自己的發動機。
”
遠夏喜出望外“有進展了嗎”
郁行一點頭“嗯,有些眉目了。”
遠夏滿心歡喜“那太好了要是能用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以后我們就不用擔心交不上貨了,價格也能由我們自己定,短期內這縫紉機市場就是我們的天下了。”
只要不是進口發動機,縫紉機的價格至少可以再降兩千,這將會是巨大的優勢。
郁行一見他高興成這樣,也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他失望,得盡早攻克出來,從春季廣交會后,他一直在專心攻克這個,現在關鍵問題已經有突破性進展,趕在明年春交會之前應該可以完成。
郁行一又說“不過這個項目學校也有課題資金支持,到時候還要給學校利潤分紅。”
遠夏毫不猶豫地說“這個我懂,沒問題,該分就分。越大也是我的母校,越大發展得越好,我當然也越自豪。”
投資高校,也就是投資科技研發。遠夏還是深諳利弊的,只有國內高校待遇好,才能盡可能多地留住人才。
從廣交會回來之后,遠夏將之前按下的招聘廣告刊登了出去,這次主要招的是管理、銷售與辦公室文員,沒再招技術員,廠里的技術員暫且夠用,能幫郁行一研發技術的人才登報是招不到的。
廣告刊登出去之后,接下來數天,打電話來咨詢的人還不少。
辦公室負責接電話的是馬東方,她現在既管財務,又管前臺接待和辦公室文員,還兼顧倉管、后勤,事情非常繁瑣,必須要招人過來減輕她的負擔。
從第三天起,就陸續有人過來面試。
遠夏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面試,這么忙了一個星期左右,終于敲定了兩名銷售和兩名文員。
一名文員負責辦公室瑣事,一名負責倉管和后勤。
至于有經驗的管理,來面試的只有那么一兩個,要么是根本就沒有管理經驗,要么就是能力根本不夠,離他的要求還差得遠。
遠夏又不禁想起了梁洪昌,有能力的管理者真的不好找啊,難道真的要自己培養嗎
可就算現在開始培養,那也得很長時間才能挑大梁,他自己還得管上好長一段時間。
好在還有個喬明生,他有一定的管理經驗,至少生產上的事他能幫遠夏分擔一些。
從廣交會一直忙到年前,才終于將廣交會上的訂單都交付清楚,包括立人廠那邊。
秦林帶著人跑細了腿,交貨催款,終于趕在春節前將貨款都追了回來。
遠夏很欣慰,秦林也算是能獨當一面了,所以年前給他升了職,銷售主管,盡管手下只有兩個兵。
作者有話要說先更一章,下一章稍晚點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