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遠夏很有意識地給家里人拍照留念,除了過年時有拍全家福的傳統,家人出去玩的時候也有照片,兄妹幾個到外地上學也拍了一些照片寄回來,于是就積攢了厚厚兩大本。
翻著老照片,就能回憶起很多美好的往事。
遠夏看著爺爺拿著遠冬從美國寄回來的照片
,問他們那些照片背景的東西,其實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問了。
遠夏知道爺爺想遠冬了,他決定給遠冬寫信,讓他今年暑假無論如何都要抽空回來看看爺爺。
年初九,郁知文帶著丈夫和孩子來到了越城,遠夏和郁行一開著車去接他們。
第一次來到越城的特力克顯得很拘謹,很少說話,只是默默地望著窗外,只有老婆孩子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才主動接話。
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在見識上,卻遠不及他自己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這次內地之行,讓他的觀念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他從前覺得他能給老婆孩子最好的一切,如今他終于意識到,妻子為了他,放棄了多么優渥的條件。
木拉提和索娜爾很興奮,因為父母來到了他們上學的城市。他們連家都沒回,特意讓遠夏開車拐到越大附中,先看看他們上學的地方。
從學校出來,兄妹倆又領著父母去了上學時住的遠方書屋,都看過了,這才回郁行一的家。
特力克用審視的眼光看過了兒女的學校和住處,顯然,這一切都比他預期的要好。
兩個孩子的成績也都不錯,在班級能排前十,在這邊上完高中,回去要是能考上一所好大學,也就不枉費他們骨肉分離好幾年了。
郁行一其實還是想讓姐姐回內地來的,但他不主動說,只向特力克展示內地的發達與便利,希望他能主動勸說姐姐回來。
但郁知文還是沒有留下來,將兩個孩子送到之后,他們沒有停留多長時間,就坐上列車返回新疆去了,因為新疆也快開學了,郁知文心系她的那些學生。
遠夏猜到郁行一的心思“姐姐不會留下來的,你就別難過了。”
郁行一說“她回來照樣能教書育人啊,還可以陪在兒女身邊,不好嗎”
遠夏說“是很好。姐姐知道她去哪里都能教書育人,但是邊疆的孩子卻再也碰不到像她那么好的老師。我們做不到像姐姐那樣偉大,所以幫她照顧培養好兩個孩子吧。”
郁行一沉默地點頭。
開學了,書店照常營業,是店員在開店。木拉提和索娜爾喜歡書店的氛圍,也喜歡這兒離學校近,還是愿意住在這里。
爺爺的身體還沒有全好,但他已經在家躺不住了,要去書店看店,用他自己的話說,在家里捂得都快長霉了。
弟弟妹妹都去了學校,家里只剩下了遠夏和爺爺。遠夏要上班,只有休息時間能回去看看,老爺子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實在是寂寞,分外想念人來人往的書店。
最后遠夏和爺爺討價還價,在家養足一個月的傷,再去店里。老爺子這才安心在家養傷,掐著手指數解禁的日子。
等到爺爺回到書店去的時候,已經到了三月底。
深圳特區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的報道,這篇報道就像一盞明燈,為中國的改革驅散了迷霧,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中國的民營企業迎來了一個蓬勃生長的新時代。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