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由衷的道了一句“你們辛苦了。”
鐵匠擺擺手,喘著粗氣,說道:“問問師傅,這大槍可好使?”
“阿彌陀佛。”韋陀說著,從鐵架上端起這桿大鐵槍,試了試分量和手感,然后說道:“你們手藝很不錯,和尚感覺很合適。”
幾個漁民也上前查看,除了槍頭的鋒利程度與強度外,他們更關注槍頭后面的四根倒刺,倒刺打造的極其完美。
倒刺前端是和槍頭融為一體,實際就是利刃的延伸,而倒刺后端的內側則打造的鈍而粗糙,這個設計是很有講究的,專為那只大王八準備的。鈍而粗糙便使得無法掙脫這支大槍,即便那王八再大的本事,能夠甩掉這支大槍,那也一定讓它創口巨大,當然,前提是這支大槍能夠戳進王八的身體里。
大鐵槍末端的鐵環打造的也頗為講究,呈對稱的鐵環不大,且與大鐵槍融為一體,剛好可穿一根比較粗的繩子。考慮鐵槍的自重,所以一對鐵環雖不大,但還是足夠粗壯的,其功能性足可得到保障。
鐵匠大口喝著水,之后對眾人說,“老少爺們,不要光看賣相,我這個鋪子最實在了,驗驗貨,再夸我手藝不遲。”
這大槍如何驗貨?顯然沒有菜刀、鋤頭、釘耙那么簡單。
鐵匠鋪隔壁是一間箍桶鋪,箍桶匠就在一旁觀摩,他搭話說:“我家后院門口有棵老歪脖子樹,半死不活的,能不能在那棵樹上試試呢?”
“哦,那好呀,”管家說,“那去看看吧。”
眾人隨箍桶匠去了他家后院門口,一棵歪脖子樹,挺粗的,有臉盆那么粗。
韋陀不忍,“阿彌陀佛,此樹尚且活著。”
箍桶匠說:“師傅菩薩心腸,不過,這樹是我家的,又不成材,除了當劈材,也沒什么大用,你看這樣子,指不定明年就活不成,這歪脖子樹,我也實在是不喜歡。”
族長搭話說,“師傅權且算是為降妖做個準備,這樹算今日砍了去,過幾日,我派人在此種上一顆新樹,我保證,絕不食言。”
眾人也都表示要讓韋陀試一下,韋陀便不再推辭,對著這棵老樹行了一個禮,之后手持大槍,退后六七步,準備發力時,韋陀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說:“想那河中,人應該是立住不動的。”
眾人還沒完全理解韋陀的意思,只見韋陀又走近大樹,離那大樹也就一支長槍的距離,然后揮槍,這下眾人才完全明白韋陀的意思。原來他是在模擬河中對陣大王八時的場景,想來也是,在河中,你沒有任何可能形成助跑。現在韋陀就是這樣,他站在原地,只靠雙臂發力,大槍便向大樹刺去。
韋陀的力量果然不負眾望,“撲”的一聲巨響,大樹只是晃動了一下,或是這棵樹的根基牢靠,它沒有轟然倒下,只是臉盆粗細的樹干被戳了一個不算太大的洞,那大槍就卡在這個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