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是一個容易想多的人。這會兒,他就覺得馬秀山的反應給他一種淡淡的違和感。
比如,陳原禮也猜他對造紙一行毫無興趣。既然毫無興趣,那促成父母將產業轉讓,與他而言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既然人人知道他不喜這一行,那產業出手,他自然會感到一身輕松,這也是人之常情。這種輕松,對于不同性格的人來說,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表現。
馬秀山能給車夫打賞二兩銀子,可見這人心里是很有些忍不住想要炫耀的飄飄然,但他乘坐的是普通的馬車,進出的也是昌平街上普通的館子,倒好像有什么人,或者什么事在限制著他一般。
這限制,會讓他有所收斂也只是有所收斂,他下車的時候,就沒忍住,到底在車夫面前炫了一把富。
司空就忍不住生出了好奇,對能夠影響馬秀山的人或事產生了諸多聯想。
在鳳隨手下,陳原禮是有一定的調度權的,既然他與司空都覺得馬秀山有點兒不明不白的可疑,陳原禮就覺得查一查也好。
沒想到這一查,竟然還真的查出了一點兒東西。
原來,馬秀山與桑家的二郎還是非常要好朋友。
桑家與馬家是同行,彼此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這是很正常的。何況馬家的生意規模雖然不大,但他家也有自己的獨家產品,一種據說極適合書寫的玉版紙。這種玉版紙的產量雖然不大,但在西京城的紙畫市場上也是小有名氣的。
據說桑家曾經想要購買馬家的玉版紙的秘方,被馬老掌柜拒絕了。
在這種情況下,馬秀山能與桑二郎建立起密切的朋友關系,實在是一件挺稀奇的事。
這二位的友情還有一個見證人,這人也是同行,就是周家的小郎君周知。
這個周家,就是生意規模與桑家不相上下的那個“周記”的周家。
陳原禮和司空是約在林記茶館里與周知見面的。
林記茶館地方不大,但是較為清凈,布置的也頗有幾分書香氣,一些讀書人也喜歡選在這里來談事情。
司空和陳原禮先到一步,叫了茶水點心,耐心等著周知來赴約。
陳原禮就趁著這個功夫,又給司空普及了一下他剛剛查到的東西,“周家的作坊也在城南十里鎮上,規模與桑記相仿。周家有三位郎君,兩位年長些的郎君已經開始幫著家里處理生意上的事了,最小的這一位就是周知。這位周小郎目前還在城東的臨江書院讀書,他與馬家的馬小郎、桑家的二郎正經是同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