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隨在給人安排住處的時候,這些人守在司空的房間里,話題已經從手弩擴展到了前線士兵們使用的弩箭和大型的床弩。
鳳彥仗著自己是隊長的便利,硬是搶先提問,引著司空把話題放在了床弩上。
“兩軍交戰,沒有遠程武器的保護,會死很多人。”鳳彥是這樣想的,“而且對敵人來說,床子弩更有威懾力。我們有威力更大的床子弩,敵人才會怕我們。”
鳳彥是一個相貌非常俊俏的青年,五官與鳳隨有五六分的相似,但與鳳隨相比,他顯得更有朝氣一些,言談舉止之間帶著一種“一腔熱血報效國家”的熾烈的情懷。
看見這樣的技術總監,司空也覺得自己被感染了。但他的年齡閱歷都要比鳳彥更老成一些,于是在熱血了一會兒之后,他又很快的恢復了冷靜。
熱血不是錯。
但司空不會用熱血的、不計后果的態度去考慮實際的問題。
司空覺得,鳳彥的話也不能說有錯。畢竟在后世,一個國家有沒有能力制造核武器,也是衡量綜合國力的一個標準。
但是,但是,一個成年人跟一個孩子打架,哪怕孩子手里拿著高射炮,又能真正起到多少震懾的作用呢
在司空已知的歷史中,北宋在開寶年間就已經有了很厲害的床弩,威力強大的“三弓床弩”甚至被人稱為弓箭史上的巔峰。
三弓床弩的結構并不復雜,底盤是一個特制的木架,上面安裝三張大弓,使用的時候利用三張強弓合并起來的力量發射長箭。這種床弩發射的時候據說要用八頭牛才能拉動弓弦,又有“八牛弩”之稱。
這種床子弩最遠的射程可達到千米以上。據說景德元年澶淵之戰中,遼國主將蕭撻覽就是死于這種床子弩。遼人因為主將殞命,軍心浮動,才不得已與大宋議和。
司空覺得這種大型武器要有,但對戰中士兵用的最多的還是普通的刀、槍、棍棒。而刀槍棍棒能夠發揮的威力,則是完全受制于使用者的能力的。
遼人身體強健,宋人在體能上要略遜于遼人,且不擅長馬上作戰。如果不能提高大宋士兵兵器的殺傷力,在戰場上則很難縮短這種體能帶來的先天差距。
床子弩固然有改進的空間,但在司空看來,更為迫切的還是如何提高普通弓弩的威力以及火器的研發。
鳳彥表示不服。
司空就問他,“甲乙兩方打架,甲方是一百條野狗,乙方是九十九只綿羊外加一頭餓狼。小郎君覺得哪一方會贏”
鳳彥遲疑了。
“我覺得,”司空提醒他,“如果乙方的九十九只綿羊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如果它們從綿羊變成了長著角的山羊,或者變成了長著鐵蹄的烈馬那么有沒有那一頭餓狼,都不會對戰局有決定性的影響。”
鳳彥悻悻然,“戰士怎能跟野狗相比。”
“兩軍交戰,說白了,也是打群架。”司空笑了笑說“整體實力最重要。”
鳳彥與他話不投機,被副隊長連云城奪了權,從司空對面的位置上擠了下去。
連云城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濃眉大眼方臉膛。他是鳳隨的爺爺當年在北邊撿的流浪兒,后來在軍中長大,因為對火器的研究很感興趣,年紀輕輕就跟著鳳隨的二叔去了火器局。
連云城之前在火器局就是專門改進霹靂彈的,鳳隨派人送去的關于配方改進的建議,就是送到了他的手上。
“關于硝的比例,”連云城很是熱切的望著司空,“比例增加之后,我們這里的試驗數據是這樣的”
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直到天黑了,鳳隨派人喊他們吃飯,一屋子人這才意猶未盡地回到了現實世界。
當天晚上,鳳隨是在虞國公府的前院宴請鳳彥一行人。說是家宴,暖廳里也擺了五六桌。除了鳳隨身邊的幾個親信之外,鳳家旁支的一些親戚也被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