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陳原禮始終沒有歸隊。
但每隔幾天,他就會派某個人過來給鳳隨傳信兒。一開始是跟他同行的侍衛,等過了大名府之后,就連他手下的那幾個人都很少露面了,給鳳隨傳遞消息的人變成了看上去彼此毫不相干的路人。
比如在驛館附近支著攤子賣燒餅的老人家,寄住在城郊的城隍廟里的小乞兒,或者干脆就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貨郎。
司空終于見證了鳳家情報網絡的規模,并且也通過這樣龐大的網絡源源不斷的知道了陳原禮等人的消息。
原來,陳原禮之所以不再派人與大部隊接觸,是因為之前在龍河鎮遇到的那一伙兒號稱走鏢的人找上了他們。
“這是原禮最新傳回的消息。”
鳳隨將自己的親信召集在一起,拿出一張卷起的紙條給他們看。紙條展開之后也只有兩根手指粗細,上面用極細的筆跡寫著兩行七扭八歪的符號。
鳳隨給他們做了翻譯石文龍,石高氏,密州清水鄉人士。對我等有招攬之意。
司空,“”
司空頭一次見識到這個時代的密碼,心里有種敬畏的感覺。雖然上面的符號他一個都看不懂,還是從鳳隨手里接過來,很是認真的瞻仰了一下,然后遞給了身邊的白潛。
“他們自己人就不少了,猶嫌不足,這是要干多大一票生意啊”司空問道“如果這是一伙兒已經成了規模的匪徒,他們應該有個據點吧”
鳳隨點點頭,“原禮估計也想把他們的情況摸透。”
羅松湊到白潛身邊看紙條,一邊附和道“這是看上陳哥他們都是精壯漢子,經打,耐折騰正好拿他們來當炮灰用呢。”
炮灰這個詞兒,他是跟司空學來的。
鳳隨神色凝重,陳原禮這人膽大心細,類似的任務也不是沒有做過。但他身邊的侍衛畢竟都只是普通的士兵,若是哪里讓人看出端倪,怕是會有危險。
司空也想到了,“陳哥他們被這些人盯上了,若是不答應他們,恐怕也有危險。”
提起了土匪,司空就想起了以前看過的水滸傳。
他看書的時候還只是個初中生,有一個問題怎么都想不明白。那就是書中描寫的社會雖然看似富庶,但實際上匪類橫行,民風很是彪悍。
既有能倒拔垂楊柳的花和尚,也有走過路過就被人剁成肉餡做了肉包子的開黑店老板和老板娘,還有軍隊中受人排擠的軍官,和一言不合就投奔梁山水泊的各路英雄好漢
這個故事給司空一種錯覺,好像宋代的百姓是非常熱衷于習武健身的。
那么問題來了,民間尚武成風,為什么軍隊的戰斗力卻那么差
但現在,司空覺得,他似乎摸到了一點兒正確答案的邊兒。
能打,和想打,從來都不是一回事兒。
遼人也未必就是不可戰勝的,問題是官家想打仗嗎朝堂上那些腦滿腸肥的權貴們想打嗎過慣了安逸日子的大臣們想打嗎
只要花點兒小錢就能換來“兄弟之國”的不進犯,在很多人看來,這就已經是最好的、最理想的局面了。
在這種情況下,鳳家軍的“不識時務”反而會招致各種埋怨,生怕他們這種不斷將界碑北推的舉動,會引來遼人的報復。
除非鳳家軍能一直贏下去,否則,一旦他們遭遇敗績,首先對他們口誅筆伐的,一定是朝堂上的那些人。
如果整個朝廷都抱有“不想戰”的態度,那么多年之后,在司空所熟知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慘烈一幕,是不是還會再次上演
司空真正了解了“澶淵之盟”的可怕之處。
它不是一記響亮的喪鐘,而是按下了一個“溫水煮青蛙”的按鈕,然后在長達百余年的光陰里,讓一個王朝的人由上至下,逐步適應并接受了被外族欺壓的現實,徹底的消磨掉了大部分人尤其是掌權者想要反擊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