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間,半空中兩只飛的最急的風箏絞在了一起,兩邊似乎都撕扯不開,不多時就互相糾纏著,朝著城墻頭上墜落下來。
城墻上方巡邏的守衛這些天已經見慣了山民們放風箏,線放得夠長,飛到城墻上方的也不在少數,因此都有些見怪不怪了。
倒是隊長身旁一個長著絡腮胡子的小兵有些不安的跟隊長嘀咕,“這風箏怎么看著跟以往的不一樣這落的也太快了。”
風箏多以破開的竹枝和棉紙為材料,質地是極為輕巧的。怎么這兩個絞在一起的風箏看著墜得又快又急,像是綁了鉛塊似的。
隊長這個時候也覺得這風箏有些不大對,但不等他說什么,就見這兩個巨大的燕子風箏轟然撞了下來,其中一個正巧撞在了城墻垛子上。
雖然只是一個風箏,但這一下撞擊卻硬是撞出了金石之聲,緊接著便轟然一聲炸開,將相連的幾個城墻垛子一起炸飛。
另一個風箏的引線略長一些,直接飛過了墻頭,朝著內城墻一側落了下去,又被引線拽著,倒掛在了墻頭上。
城墻下方的士兵也有人看到了這一幕,但是不等他們做出反應,城墻上方的風箏已經炸開。絞在一起的引線也因此被燒斷,這一個風箏也從墻頭上筆直地落了下來,砸在了城門下方的空地上。
城墻下方的巡邏隊伍尚未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事,要不要過去驗看一下這個風箏,又是一聲轟響,風箏在他們眼皮底下炸開。
巡邏隊伍登時四下散開,跑得慢的,直接被爆炸的氣浪掀飛了。
但這只是開始。
緊接著,城墻上方的風箏就跟發了瘋似的,有的兩兩扭絞到一起,有的則在風箏群里橫沖直撞,一副非要將旁邊幾個風箏一起撞下來的架勢。
而扭絞在一起的風箏往往會像之前的那兩個風箏一樣,從半空中筆直地墜落下來,不是砸在城墻上,就是砸在了城墻內外的空地上。
砸下來就會爆炸。
爆炸的轟響鋪天蓋地,碎石亂濺,煙塵向四處蔓開,一時間讓身處其中的士兵有一種仿佛四面八方都有敵人來襲的錯覺。
到了這個時候,傻子也能猜出這又是宋人搞出來的花樣了,就連這風箏引線的長短也都是經過了測算的,沒看它們都是在城墻附近爆炸嗎
但風箏爆破的威力太大了,哪怕他們知道這都是敵人的花招,這個時候也只能先找地方躲一躲。
于是在城墻頭上接二連三地炸了幾次之后,守衛的士兵就幾乎看不見了。
司空等的就是這個時刻,一見城墻上方炸開,立刻抬手,示意身后的白潛和其余十六名弓弩手跟他一起沖鋒。
他的寶珠早就蓄勢待發了,一得到命令,立刻離弦之箭一般飛了出去。它跟隨司空經歷過了無數次的沖鋒陷陣,早就訓練出了非同一般的默契。它甚至還知道它的主人要在什么距離開始減速,最終在什么位置上停下來。
距離東城門三百米左右的時候,寶珠開始減速,馬背上的司空則從特制的箭筒里取出了第一支箭。
寶珠在兩百米左右的位置停了下來,它噴著響鼻,穩穩地站住。
司空在馬上搭弓,射出了第一支箭。
長箭離弦,閃電一般破開渾濁的晨色,像沿著既定的軌道一樣,牢牢地釘入了高大的城門洞里。
火光爆開,城門上方的碎石簌簌落下。
白潛和數名弓箭手縱馬從他身旁躍過,停在了一百五十米左右的位置上。
在他們之后,其余的弓箭手分成了第三組,在前面的戰友射出一箭之后,飛快地替換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