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云鶴一行人在涿州兵分兩路,一支小隊前往燕州報信,其余的人則趕著馬車、輜重,前往易州境內。
易州地廣人稀,位于北部的恩州曾經是一處人口密度超過萬人的繁華州府。如今它已經被鳳家軍圈了起來,進行屯田試驗。
李騫捐出家底換來的農田,也在這一帶。
為了表彰李騫的高風亮節,鳳云鶴分給他的田地當中,有一半兒都是軍隊已經栽種好的田地。剩下一半兒才是荒地。
說是荒地,其實以前都是肥沃的農田,只不過太長時間無人打理,漸漸變成了荒地。
鳳隨跟李騫說好了,若是需要墾荒,李騫可以從鳳隨手下雇人。他手下的這些士兵一個個膀大腰圓,干起力氣活而來一個頂倆。
這個時節雖然錯過了春耕,但很多東西還是可以種一種的。李騫這一次來北境,行李當中就帶了不少果蔬花卉的種子。
就在鳳云鶴一行人到達恩州駐地的時候,由左光書帶隊的使節團也住進了白溝驛館。
即便鳳錦的人將驛館里外都圍成了鐵桶,左光書仍然在出門散步的時候,和一個在驛館門口兜售藥材的小販說了幾句話。
當時左光書身邊只帶著一個侍從,周圍又有護衛,沒人知道他們到底說了什么。
左光書還從商販手里買了幾樣零零碎碎的東西,幾包肉干,還有一包干草藥。這種產自草原的草藥據說在治療頭疼腦熱的小毛病時非常見效。
像這樣的東西,在北境的大街上隨處可見。但左光書親自購買這樣的東西,還是讓人覺得有些不同尋常。
鳳家的人很快拿住了這個商販。
沒想到還沒來得及審問,這人就死在了臨時關押的地方。口鼻歪斜,舌下有淤血,從死狀來看,明顯是中了毒。
商販的家人都不知道他與什么人接觸過。
消息就此中斷了。
鳳家的人繼續往下挖,發現小販的身份并無疑點,他就是土生土長的白溝人,從他父親那一輩起就在白溝一帶倒賣各種貨物,以前還出過燕州,去遼人的地界上收過皮毛和藥材。
像他們這樣到處走動的人家,白溝收復之后,官府也曾重點盤查過,生怕他們會打著行商的借口做情報生意。
從官府掌握的情報來看,這一家人還算本分,并沒有牽扯到這些事。唯一值得懷疑的,就是這小子家里有自己的店鋪,雖然他偶爾也會推著貨車到街上去叫賣,但也都是去繁華的大街上。驛館這些年以空置的時候居多,貨郎一般不會跑到這里來叫賣。
所以他的形跡比較可疑。
從另一方面來說,左光書這人也確實是有事瞞著人的。
鳳云鶴知道后,也只是搖搖頭,說了句,“小人鬼祟。”
他的注意力都在其他的事情上,左光書的行蹤,目前也只能先派人盯著。
鳳隨手下的兵馬在打下了薊州之后,就都撤了出來。恩州開始屯田,屠老的火器局也秘密搬過來之后,鳳隨的人馬也都跟著調了過來。
火器局是鳳家軍的底牌,重中之重。隨著火器局的規模再一次擴大,繼續將它留在涿州的軍營里已經不合適了。
如今,東七州重回大宋治下,百姓生活安穩,各地行商也多了起來。這些南來北往的人當中很有可能混著各方細作。涿州士兵有不少是本地人,輪到休息的時候,這些人十有八九都會回家去探望家人,走訪親友。
就在這看似尋常的接觸之中,鳳家軍最重要的消息很有可能會被有心人打探到。隨著東六州局勢的進一步好轉,這樣的接觸只會越來越多。
所以火器局遷往可靠的地方,是必須要走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