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日日登臺,數月過去,似乎也漸漸地接受了這樣的日子,眼看著兒子日日轉好,心里總還算是有些寬慰讓沈曼君開心而又不開心的一點是,兒子經診斷根本不是肺癆,只是一種叫支氣管感染的病而已,都無須特別吃藥,好好吃飯好好鍛煉就行了而買活軍做這個診斷還收了六兩銀子,因為只能用工資抵扣,他們夫婦至少要做一年的工才能還完債贖身回去。
這期間,沈曼君夫婦也逐漸有了一些改變,譬如吳先生現在對貿易大廳相當的熱衷,認定其中有不亞于科舉的高深學問,更對商賈改觀,又忽然對海運極感興趣。他們一家也曾帶著孩子看仙畫,前陣子又去海邊看大船
作為自認的看客,對這些神跡不是不贊嘆,但總覺得和自己關系不大,讀書人自有定力在,但也有些東西能突破心防,和吳先生不同,沈曼君是陪兒子去了幾次醫院之后,對放足科發生興趣,逐漸從同事那里聽到了一些放足的案例
此時民間裹足的人幾乎百中無一,裹足的基本都是富戶、讀書人家的子女,而且像沈家這樣的人家,是不會允許女兒殘害肢體,去裹什么折骨纏的,那多是伎女才裹的。但即便如此,纏足也還是有一些影響,沈曼君是到了這里才知道,原來她不能久走,也不能抱孩子站太久,否則足心疼痛的毛病,叫做足弓塌陷,是她這種裹長腳很常見的后遺癥。
在買活軍這里住得久了,百姓們似乎都漸漸會有一些改變,至少是變得更加務實。沈曼君在吳家也要做家務,當然更要哄孩子,這個毛病對她是很大的困擾,因此她便萌生了想要放足的念頭。吳先生也欣然同意,他對這種東西本沒有特別的執著,不過為難點還是在于診金,他們在這里因為工資減半,還要交房租,存錢還給王家,手頭實在是很緊張的。
錢,想要錢,這大概是沈曼君一生人以來最想要賺錢的一段時間,而讀書人賺錢的途徑是什么自然,第一個會被想到的無疑就只有考試了,掃盲班考第一是沒有籌子獎的,只有一些文具,但在全縣統考甚至是幾縣統考中,若取得第一,會有不菲的獎金,一般能有五兩到十兩之多。沈曼君便是抱著這樣的渴望參加了考試,并且考到了十縣第一名,得到了十兩的獎金,她們立刻就還上了王家的欠債讀書人真不喜歡欠錢,并且狠心給兒子買了一個炸雞腿吃,隨后又去醫院咨詢了放足的事情。
像沈曼君這樣的情況,不需要抓藥,也不需要做手術,但要穿特制的矯正鞋,放足后要做一些康復訓練,年紀輕一些可以恢復得很好沈曼君還不到三十歲,在買活軍這里居然算是年紀輕的,所以她這一陣子的確感到走路得勁了不少,也不再疼痛了。
這是個很可喜的變化,他們現在的欠債,就只有孩子的醫藥費了,也只剩下一兩不到,再一個月就能還清,這時候何時歸鄉,沈曼君也不知道,因為還要攢路費,但她的確已經很思念故鄉的親人們了,雖然云縣這里也不是一無是處,但沈曼君還是能感到,這里不是她的地方,她要比丈夫更強烈地想回到屬于自己的地方去。
可就在現在,事情突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六姐漏夜召見,為的是什么事呢沈曼君完全想不出來,她也因此陷入了緊張和焦慮之中,丈夫感受到了她的情緒,體貼地陪伴著她,直到那個傳信兵再次前來,把她帶到了校門口,在那里他們遇到了徐先生、李先生和張家少爺并且迅速地攀上了人脈,不止沈曼君,就連吳老爺都放松了許多,雖然徐家人非常的低調,但大家都知道徐先生在六姐跟前很有面子,買活軍特意去將他們搶掠過來,是為了修一部新歷法,吳老爺抓緊一切機會好奇地打探著傳聞的真假。
“或許也不是編造的呢。”徐先生的回應是很積極的,他讓吳老爺放心,他一定照應吳太太,而出于對父親故友的信任,沈曼君終于放心得多了徐先生還責怪他們怎么不上門走動呢,看來徐家人在買活軍這里的確很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