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這樣的事嗎”張宗子的眼睛又亮了起來,他覺得這也是非常適合刊登在第六版、第七版的內容,“此人現在還在云縣嗎伯母可知道姓名”
雖然凡是年長些的女人,都免不得有喜好探問的非議,嘴里常說的是東家長、西家短,但郝太太嘴里的秘辛卻是不同的,張宗子覺得他往往能從中得到許多靈感,發現新聞的線索。這令他對郝太太很欽佩,更覺得有些惋惜如果郝太太的腳是好的,那么她說不定也能做個采風使呢
“這個人似乎是一個海商,康復后便出海去了,不知道有沒有返回,也不知為何,官府沒有大力宣揚這個事情。”郝太太也有些納悶。
這一點張宗子是知道的,“應該是害怕術后感染的關系,若是這事情傳揚得不好,許多人都想來做開腹手術,這不死人還好,皆大歡喜,死人了可能是要鬧事呢昨晚我們開會時,六姐就有說起土法制備青霉素的事,徐先生說會盡力去做至少要等青霉素能土產了,才好大規模地做手術。”
“可是呢,醫生也說了,若是這幾個月青霉素能夠土產,我的手術也快得多。當時還疑惑青霉素是什么。”郝太太忙道,“這樣說,醫生也是很不夠的,尤其是能做手術的醫生。”
她不由就琢磨起來了,“若是能考進醫學專門學校,真不失為很好的前程。可惜,我們六哥是個粗人,做不得這事兒,倒是童兒還能試一試。”
一個碼頭苦力之母,一個是大家公子,兩人居然談得相當投機,一起收拾完碗筷,張宗子便去雇了驢子來,載著郝太太,又拿了一壇子辣椒醬,去碼頭邊上的張家鋪子找諸掌柜諸掌柜倒不是每天都去交易大廳,這一條街里,相鄰的鋪子合伙,每天輪流出人去交易大廳抄貨單,諸掌柜這種做長生意的,每天看看貨單,再根據自己鋪子里的存貨余量,第二日更改自家的報價、數量便行了。
張家之所以財雄勢大,除了有地以外,也是有廠,他們家一向是自產絲綢的,在鄉間到處地搜尋了蠶繭來做,云縣碼頭起來了之后,還去買了鄉鄰家自產的絲絹,運到云縣來賣,在交易大廳里,一單便是成千上萬兩銀子的買賣。
這樣做大宗買賣的鋪子,看著門庭冷落,伙計們里里外外閑得發慌,賺頭卻是比那些做鄉鄰生意,顧客盈門的鋪子還多了許多,諸掌柜本來正在后院用茶,手里拿著炭筆,在報價單上圈圈點點,見到少東家來了,便忙起身讓座,又忙叫人端了幾色糕點,如云片糕、龍須酥等上來,笑道,“這是剛從家里送來的新制點心,素來是少爺最愛吃的,因您今日忙著要搬家,便還沒送到屋里,先在這兒嘗些吧。”張宗子的秋衣還是從鋪子里拿的,諸掌柜自然知道他搬家、轉租的事情。
張宗子現在對這老式的點心,便有些看不上了,捻起一片來送入口中,讓了讓郝太太,便說起了郝太太的這門辣醬生意。郝太太在一旁都有些赧然這樣的大鋪子,如何看得上她這樣一點小生意張宗子是年少心熱,她是有些占便宜了。
諸掌柜倒絲毫沒有輕視,一聽張宗子說了,便立刻請伙計去買了一筐饅頭,一筐燒餅,又請鋪內五六個伙計都來品嘗,其中有能吃辣的,都是贊不絕口,笑道,“我們已是吃過早飯了,吃這燒餅卻還覺得胃口大開,吃了還想再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