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記者、張記者張宗子宗子”
朝陽初升,就連早市的攤點都還沒有太多客人光顧,買活周報在云縣的記者小何便心急火燎地來拍門了,“宗子哥算我求你了快點來稿件了別睡了”
張宗子的院門兒遲遲沒開,倒是驚動了鄰居,只聽得門扉響動,有人隔了院墻喊了起來,“他天沒亮就出門,該是去海邊了”
“嗐這個宗子”小何急得一拍大腿,高喊了聲謝,便沖到巷口有一戶人家面前,拍門高聲喊,“沈編輯、沈編輯,快起來,泉州的急報這一期頭版要改”
和那個不著調的張宗子不一樣,沈編輯是一家人住在這里,開門一向是很快的,沈編輯的先生很快就拉開門,揉著眼睛說了一句,“已經起了小何進來喝茶”
在他身后,穿著長袖圓領衫和長褲的沈編輯已經把短發梳得整整齊齊,又戴了銀頭箍,正拿著牙杯疾步往水缸走去,小何著急地說,“不喝了,我要去海邊找張記者,稿子我放沈編輯辦公桌上了,辦公室見,誰先到誰第一校”
不等沈編輯一家回復,拔腿就跑遠了,吳先生在后頭叫都叫不住,只好嘆氣走回來,“你先去辦公室吧,一會我把早飯給你送去。”
“嗯。”沈曼君已是換了涼鞋穿布鞋本是她這樣的女娘最后的堅持,但很快,天熱了之后,沈曼君就知道厲害了,做編輯不比做老師,經常要到處去采風,有時候還要去許縣對稿子、排版,是個奔波的活計,沈曼君也是人,她的鞋也會有味兒,尤其是若去了鄉下,或者是下了雨,布鞋實在是太難善后料理,沈曼君實在是沒有多余的體力了。
還不如便宜的麻鞋,透氣、吸汗,也不比穿襪子,不悶味兒,若是踩臟了,那直接就在水里一起洗洗蕩蕩,一會兒就晾干了,若實在洗不干凈了,有味道了,就丟了也不心疼,而且麻鞋可以直接把矯正鞋墊縫在上頭,不必太講究做工,要更方便得多,于是沈編輯現在雖然還堅持穿著長袖衣裳,但已經悄然穿起涼鞋了。
“放心吧,應該不是戰事生變,若是,短波電臺早就來消息了。”
進屋去摸了摸兒子的臉蛋,沈曼君背起隨身的布包,只說了一句話便走了,他們的新宿舍距離編輯部很近,幾個員工都有鑰匙,沈曼君到了編輯部,連口水都顧不得喝,便先取來了辦公桌上那疊還帶了水汽的文章,拿起炭筆,開始一邊抄錄一邊校對六姐的文章一般都是鉛字打出來的,不太會有筆跡難以辨認的問題,但凡是要發表出去的文章,都必須經過三審三校,這是謝六姐親自定下來的報紙規矩,而且每審每校都要有編輯簽字,若是出了紕漏,那是要追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