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任何一種道統,對張天如來說,都是他接觸權的工具而已,他本人對于儒教又或是這社會論沒有什么太強烈的好惡,但他不得不承認,買活軍的觀點,更加嚴密新奇,而且有一點特好,那就是沒有講仁義道德,至少一冊中只談了利弊。
對于剝削這個概念,張天如閉著眼都可以想到,多少人會佯裝這是個多么骯臟的事情,完全不愿接受己也是剝削階級的一員,依舊在故道德完人的模樣他覺得沈編輯就肯定是不會接受的,越是以道德命的人就越難接受剝削這個概念。
而張天如就非常欣賞教材中的態度剝削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也是一種客觀的現象,就像是天災一般,對此賦予更多的意義,或投注以身的好惡,完全就是一種濫情,這東西存在了就存在了,考慮的該是如何去利用,或如何去消滅,如何去遏制,而不是如何去憎恨,如何去否認。
不知道這是買活軍的道統,還是謝六姐己的認識,想想看,大同社會的人對剝削是這樣認識的,其實還蠻奇妙的,如能去大同社會看一眼的話,一定會好玩
張天如也忍不住小小地出了出神,便打斷了這無益的遐想,他是不會把精過多地花在幻想上頭的。他看完了一冊的教材,開始填寫調查問卷,是否覺得難以理解不,好理解;是否具有趣味性趣味性當真十足;是否認可文中闡述的觀點不怎么認可,除非給我更多的論據,譬如三代更多的史料細節。
話說回來,不知道即將頒布的華夏萬歷里,會不會提到三代的歷史,以及在此時的地理對應,譬如夏京對應的是如今的何處,如謝六姐吃不住激將法,真的把論據寫進去了,張天如就想到了一條發財的路子提前趕往夏京所在地,造了青銅器什么的深埋做局,定然能賺得盆滿缽滿。
然了,夏京絕不可能在福建道和江道的,怎么想也該在中原一帶,那處的吏治然不能和買活軍這里相比,買通了本地的吏目,做個天衣無縫的局,賺個幾萬兩銀子,回來換成鈔票,張天如一輩子都不必擔心缺錢花了,如能入仕途,他兩袖清風的程度能讓所有人都吃驚。張天如實在是個不貪財不好色的人,他一心只想著怎么能獲取更多的權。這個計劃比對大同治的幻想更有吸引,讓他花了好一會功夫在幻想中安排著那些蠢笨的肥羊入局,過了一會兒,他才開始仔細地撰寫最一個問題的回答。
認這本教科書會接收到怎樣的反響這是調查問卷的最一個問題,看來謝六姐對這本書的回音也相當好奇,她把一稿發給了云縣這里所有的教師,吏目當然也是人手一冊,張天如想朝廷使團可能也有,這么廣泛的散播,至少他是容易搞到抄本的。
會有如何的反應呢他咧嘴一笑,拿了尺子來開始做表格,謝六姐喜歡表格,他便也喜歡做表格。
張天如把人群分了幾個種類,這也是他在讀完課本,試著在云縣這里做出的階級劃分,一類是被剝削的無產,耕農、雇工和雇,他大多都沒有空余的房子,或說壓根就沒有房子,在買活軍到來以前,有許多還沒有擁有人身由這類人最大的問題應該是看不懂教材,因他多數才剛開始接觸系統教育,根本就沒有政治意識。
如他看得懂,或經人教育明白了教材的意,毫無疑問,他絕對會贊成關于剝削的觀點,并且相信消除剝削是最正義也最應當的目標。因他完全無人可以剝削,凡是不能剝削人的人,都愿意去消除剝削。而對于哪怕只是將剝削程度稍微降低了一點的領袖,他的忠誠也是無條件的,不可動搖的。不論買活軍的道統是什么,他都會狂熱的支持,因此他的反應反而可以忽略不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