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不認字,讀不得買活軍寫來的信,干娘讀給你聽裹了折骨纏的女娘,只能去往云縣,目前只有云縣能做放足手術。”宋牙婆點著一張紙上的天書,對狗栓一個字一個字地念,而出于對字紙的敬畏,雖然狗栓還不知道醫院、學校、折骨纏、放足手術都是什么,但也立刻信任了宋牙婆的說法云縣要比雞籠島好得多。
而小妹這樣聰明的女孩子,當然是在云縣能得到最多的機會。“一定要讓她上學,讓她好好讀書,栓,會讀書的女娃,在買活軍那里極好出頭,小妹再過四年便可以去考吏目,你別拿她當外姓人她要二十三歲才能結婚,到時候你別叫她出嫁,你叫她寫婚書,招女婿,生下來的娃兒和你們老李家姓贅婿在買活軍那可常見,不丟人不是耽誤了小妹許多好兒郎都做贅婿”
至于狗栓和狗剩,當然也要好好讀書,只有會讀書的人,在買活軍那里才能賺到更多錢。不過,小妹要讀書,便只能生活在城市里,機會是最多的,這也就意味著狗栓、狗剩兩兄弟,將無法以種地為業,只能呆在云縣做工,這種不穩定的生活,在佃戶看來或許是不如種田的買活軍那里的糧食產量太多了,佃租又很少,出產還很豐饒,種那樣的地對于北方農民來說,完全是一種享受,很多北方的流民到南方都搶著去種田,反而不熱衷于去做工,因為做工的收入比起來總是不太穩定的。
狗栓也聽田師傅夸耀過南邊種地的好處,說心里不癢癢是假的,但宋牙婆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她是個有遠見,有眼光,心又慈的女子,因此雖然狗栓對于她的大部分行為都還不是特別理解,但也還是費力地依照宋牙婆的說話,在調整自己的認識小妹剛才坐車的兩個時辰里,已經背下了九九乘法表,是個很聰明的姑娘,那么,培養她對于兄妹幾人來說,就是值得的。
為了兄妹三人以后的發展,如果不想世世代代都在土里刨食,那么寧可吃幾年的苦,花了寶貴的二兩銀子路費,也還是要去云縣,要努力培養小妹,要把老家的習慣改一改買活軍那里沒有重男輕女了以往老家重男輕女,是因為女的做不了官做不了生意,什么都做不了,但買活軍那里,聰明的女娃得到的機會,比一樣聰明的男人還要多,所以狗栓的觀念也要跟著改,培養小妹比培養小弟更合算。小妹是李家人從此脫離農門的指望,得把這句話記在心里,把小妹當成李家的傳宗人來看待
這和狗栓自小潛移默化間,接受到的觀念是完全不同的,雖然從來沒人和他講過,但男人傳宗接代,女人外嫁的想法,就和天是藍的,太陽是暖的一樣,這還用去懷疑嗎如果狗栓還在李家村,他對宋牙婆的話只會哈哈大笑就算他答應,二堂叔他們會答應嗎實在是荒唐
但現在,更荒唐的事也發生了,而狗栓正在騾車上,走向一個全新的未來,他知道自己要去的云縣,和李家村,和土山縣,甚至和海州府都全不一樣,要去往一個全新的地方,遵循一種全新的規矩,似乎也沒有那么不可思議。
而且狗栓也看不出宋牙婆有什么害他的道理,離開土山縣,他們就是老鄉了,老鄉間不會互相坑害,更何況他還剛剛拜了干娘入了會去雞籠島有錢得,可見那里是個較吃苦的地方,買活軍既然給去那里的人錢,應該也會給把人送過去的牙婆錢,便如同把小妹賣給買活軍,干娘也有好處一樣,干娘寧可不要這份錢,也勸他們去云縣,可見的確是為了他們考慮,甚至不惜自己少拿一些錢。
若說狗栓有什么好處,那便是很肯聽人勸,也會自己動動腦筋,他如果真的固執,這會可能已經餓死了,既然種牛痘、種土豆、背井離鄉,都是和女子也能傳宗一樣,從前從來沒有人提過的事情,而狗栓也都做了,那么他看不出自己為什么不能改一改這個念頭這還只是念頭而已,不像是種牛痘什么的一樣,要付諸于行動。
又不是說狗栓要為此額外付出什么,去云縣去雞籠島也是要做活,去云縣不也要做活再說,云縣繁華的好處,狗栓狗剩也能享用得到,他們也必須去上學,至于小妹,她也得上學啊,按干娘的說法,所有人都要上學,這和狗栓改不改這觀念都沒有關系,反正她都是要上學的,而狗栓最多是從此把她管束得嚴格一些,要她必須得把學上好而已。
“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宋牙婆說,盡管待遇上不會有兩樣李家兩個哥哥本來就疼妹兒,什么好東西都有她一份。“你們有沒有這份心,講不講這句話,那還是很不同的,以后你就明白了。”
“甚話”狗栓還有些迷糊,“妹啊,以后你也要給老李家傳宗這話”
宋牙婆不由輕笑,“你和她說說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