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之江的兩個小才子,叫做張宗子與卓珂月,老龍可曾聽過他們的名號”
“倒讓之江人把我們姑蘇人的風頭壓過去了”
牽扯到了姑蘇才子的群體榮譽感,眾人的情緒便越發亢奮了,彼此議論著,都要去云縣那里,葉、沈兩家壯壯聲色,還激將馮猶龍道,“老馮,你是我們姑蘇士林一大奇人,才氣縱橫,能寫出四書指月,難道就寫不出特科論衡不成到買活軍那里去,先上兩年學便是住得不慣,回姑蘇來,出個特科論衡,這是獨門生意,必然暢銷大江南北,只怕連買活軍的書生都來爭買”
馮猶龍便半推半就地答應了下來他尤其是被版權費誘惑得不輕,實在很想試試看出一套書能一直拿錢的感覺,哪怕錢總額算在一起,也不如書商預付的多,但這種細水長流的感覺還是相當別致。以他好新鮮的性子,能屏到現在還不去買活軍那里,實在也是有些不易,其中本還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心思
葉仲韶去后,馮猶龍還想著若能經由老葉介紹,被買活軍特禮招攬,去云縣入仕那也甚佳,不過這想法他也知道過于飄渺,后來知道葉仲韶在他處也不過是做個教書先生,便徹底熄了去云縣的心思,也沒有什么裝腔作勢拿架子裝名士的興趣,因此這番被版權費一誘惑,葉華生一慫恿,半推半就,便答應了下來,和老妻商議,三月初打點行囊,從閶門乘船,經運河入海,在禾城港這里換乘海船,準備到云縣那里,去看一看風頭。
到底是年紀大了,船居總覺力弱,一路上不太上岸游覽,今日本也在沙船中閉目養神,聽到外頭鼓噪,知道是何賽花巧耕田的戲班子來了,便是心念一動,要出來看看這出戲到底是什么來頭,能在幾個月間如此走紅,竟然演到了禾城這里來還特意到港口來演給乘船的客人們看這南腔北調,能聽得懂嗎
此時傳信不便,而且除了于戲曲有專精的一些名家以外,買活軍之外的讀書人,對于一出鄉村戲劇實在并不留意。因此馮猶龍知道何賽花巧耕田走紅,卻不知道到底都演了些什么,他于戲曲的認知,還在原本的老一套中,此時乍看何賽花,怎沒有開天辟地一般的感覺
一整場看下來,直是心潮起伏,心中涌動了無數問題,顧不得素昧平生,也趕忙來到戲班子馬車邊上候著,和那何賽花掰扯了好一會兒,無奈何賽花見識淺陋,竟不知道馮猶龍的名號,還是胖子班主遛回來后,驚呼久仰大名,馮猶龍才得以進入正題。
第一句話便迫不及待地問道,“你們可知道,這戲是否真全是張、卓二人所寫在形式上,于結構中,有沒有受過謝六姐一丁點的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