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的話,現在買活軍這里男女比例相對外界來說是非常優越的了,算上女童,現在大概可以達到二比一,但如果拋開女童的話,適婚男女的比例還是三比一、四比一,這種時候,任何適婚女娘的到來,都會讓男子的忠心度上升,不管他們最后能不能結成婚,但至少官府是努力了。
不過,這種好處,只要是適齡女娘都能帶來,而小腳女的好處并沒有那么的突出,甚至于婚配價值也沒有她們自己估量得那么高,許多小腳女娘的生育能力實際上受到了限制,她們的骨盆太小,身高也矮,錯過發育期之后,適合不適合懷孕生產,那要看醫生的評估,事前必須告知風險如果不想冒這個風險的話,很多人是不適合結婚的,這就帶來了一個窘境,如果一個女娘不愿去工作,也不想冒著風險去結婚生子,那么她重操舊業的可能就會變得很大。
好處不見得特別,但小腳女帶來的支出是特別多的,除了醫療上的壓力買活軍只是放足手術收錢,但其余的疾病,對小腳女娘也是一視同仁,由官府補貼,并不額外收錢。而小腳女的醫療支出一定是多的,這就等于是財政上多了一重壓力之外,還有就是心理療愈的需求,小吳之前覺得這很荒謬,因為日子過得比小腳女還苦的人多了去了,未見得個個都需要心理療愈,但她去了一次訴苦大會之后,便不再這樣說了,開始相信謝雙瑤的說法,肢體上長年累月的折磨,的確會影響到心理狀態。
而心理情況不佳的漂亮姑娘,融入社會的難度會更高,如果不能盡可能地幫助她們,她們中有許多也可能就會回到自小熟悉的行當中去,甚至還會為這種行當宣揚,認為其有存在的合理性,而自己做這一行也并不丟人,成為社會管理中很難消化的硬骨頭。
這么些沾了灰的豆腐,吹不能吹,拍不能拍,雖然也有些好處,但管理上的成本是真夠高的了。這是事實,謝雙瑤也不為自己辯解什么文藝專長可以利用的事情如果在心理上改造不好,放她們去四處演戲反而是很危險的。她只是說著,“嗐,人誰還沒個愛好呢,這總比修皇陵好吧,至少是實打實幫到了人啊。”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質疑特意救助小腳女的好處了,而謝雙瑤的邏輯是無懈可擊的,你說這不合算,那就不合算唄,人誰還沒個愛好了她的愛好就是救助華夏文明中活不下去的婦女,怎么了嘛,難道這愛好還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嗎
答案是沒有,因為這愛好至少是比修宮殿、修皇陵,或者大開選秀、魚肉百姓什么的好得多。謝六姐也沒有閹掉一些人服侍自己的愛好,以她今時今日的地位,至今居然只雇傭了一名生活秘書,兩個勤務員,簡直可以說是簡樸得過分了,甚至很多人或許還巴望她奢侈一些,自己還能跟著享受一下。
喜歡在全國各地救助婦女,這聽起來簡直就是圣人的愛好了,官員們還能說什么別的政權是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買活軍是仙人一怒,私鹽隊就全天下忙活著去到處救人,一樣都是要有許多的財政支出,至少買活軍的人會死得少一些。
至于說這種事在理論上的必要性,謝雙瑤也說得很明白,“道德都是在需求之后出現的,你們需要什么文章來論證,給我點時間,這里都可以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