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幾人已經回到莊家,莊掌柜請了鄰居中一二有見識,有臉面的長者來作陪,他妻子也是能干,不多時便整治了一大桌菜來,分別是鹵味拼盤、糖醋雞米花、燒豬肘子、紅燒鯽魚、炸花生米、白糖拌西紅柿、蒜泥黃瓜,炒紅米莧、炒小青菜、海帶豆腐湯,一桌九個菜,令徐振之直說破費。
不過,見莊家人面色輕松,心下也是暗道“買活軍這里,百姓日子實在是過得好,這樣操辦下來,固然比平時飲食要更上了幾個臺階,但也看得出家里是常常吃得到肉的,便說他們的頭發,雖然每日洗滌,卻是油光發亮,發乃氣血之余,頭發好,便說明百姓們飲食很有營養。”
再有一點,那便是莊娘子和莊小妹也上桌吃飯,而且位次不低,一張大圓桌,莊娘子坐在莊掌柜下首,小妹坐在她身側,莊子在更下首,如此把兩個女眷夾在一起,和外男隔開,而兩個街坊也是神色自然,并無絲毫勉強,可見買地民風,日積月累,和敏朝已有了很大不同。徐振之還是老敏朝的做派,自然不會多打量別家的女眷,莊嫂子一說話,他便看著面前,一粒粒地夾炸花生米吃。
“徐先生這就有所不知了,”莊嫂子說話聲音清脆,一聽就知道是個爽利人,“我們這里的百姓,是真真切切每日都要洗頭洗澡的,尤其是這盛夏時節,便不去澡堂子,自己在家也要擦洗,因此,那個香皂,一來也用不起,二來也不必用連吏目們都不講究這個,這東西在我們這里也就不流行了。”
“倒是云縣那里,外地的客商久住的多些,他們身家豐足,現在爭相在建水塔、水車,都要做自來水的盥洗室,那么多錢都花了,也不少個香皂錢,因此雖然我們這里也有香皂廠,但是貨一般都是外銷,過日子的人家不太買的,也就是新婚小夫妻買兩塊用個新鮮罷了。”
買活軍的新式澡堂,徐振之是見識過的,因為他這一次去了武林城外的錢塘私港,不但去澡堂子里領略了,見識了水泥屋子,還去茶樓看了戲。不過他真不知道買活軍沐浴的習慣養成得如此徹底,居然所有人都有每日洗浴的習慣,一時也是不由一怔,道,“這澡堂的污水都是排去哪里呢直接排到河中么若是如此,平時洗菜做飯,又去哪里取水”
他本是對名山大川最感興趣的,旅途中的民生百態,不過是捎帶而已,但自從來了買活軍這里,風景倒還暫未見識多少新東西這一次他從許縣經過時,并未繞路去虎夷山游玩,因那處他曾去玩過,已是了然于胸,知道彼處水流湍急,于崇山峻嶺之中,道路難行,恐怕并不適合母親隨喜。
不過,一入衢縣,便覺得人情上有很多新鮮之處,而且越是接觸,越是讓人生出好奇來,逐漸著迷。
徐振之心里,不由就冒起了一個想法“這些記敘了買地治下所見的日記,其實也可以刊載于周報上,畢竟周報有許多都是賣到敏朝境內去的,甚至單獨集結成冊,往敏朝發行,說不定也有銷路國朝旬報上,未必也不是不能刊登這樣的文章呢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聽說國朝旬報的惠主編也是個開明的大臣,若是求名,真可以寄一封信過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