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讀了報紙之后,便是販夫走卒,對于勢也有自己的認識,而且買活軍這里,竟也沒有莫談國是的規矩雖然在敏朝也少不了有書生臧否時政,但這種事是很灰色地帶的事情,可以治罪,也可以不治罪,主要看是否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但是,買活周報反映出了買活軍這里截然不同的,寬松的社會風氣,這里的規矩,一方面非常的嚴格,另一方面又相當的寬松,尤其在言路上,似乎任何人不論身份,都可以對于時政發表自己的見解,像是徐振之印象很深刻的天一君子,便是以挑剔官府政策出的頭,時至今日,周報上也經常刊登一些質疑官府政策的文章,雖然內容多數和商事有關,是徐振之看不太懂的,但是,他可以從中感受到一種氛圍,那就是買活軍這里的百姓,毫無疑問要比敏朝的百姓更為快活、殷實、健康和自由。
才不過是五年,便有了這樣大的變化
這一夜,徐振之少見的失眠了,或許是因為天氣的暑熱莊家人熱情地邀請他和莊子共享院子里葡萄架子下最蔭涼的竹床,床腳點了蚊香,院子里種了艾草和除蟲菊,所以沒有太多蚊蟲的困擾,夜里涼風徐徐,莊子早已發出了響亮的鼾聲,而徐振之則是望著葡萄藤中淡青色的碩果,思忖起了敏朝的前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這個龐大而古老的王朝,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山川形變、滄海桑田,在永遠不變的山川之前,善變的人類,似乎又將掀起新的紛爭。
一切會更好嗎
他想到了旅途中所見的所有貧窮與苦難,又想到了如今所見的富足和豐饒,徐振之是個浪漫又務實的人,他雖然擁有一雙能從飲食中看破經濟的眼睛,但是,他真正所能見到的只有他理想中的秀麗山川。
可,即便是這樣的徐振之,也不由得在想一切都會變得更好吧倘若能讓這山川之中,那些頑強而又愚昧的百姓們,他們的生活有一點點向好的變化
那么,改朝換代又為什么不行呢
他想,父親所教誨的好學習慣,的確是不能丟棄的,等到了云縣,要好好地買上一些教科書,把云縣的思想在回程的海船上都吃透了他已經見過了這天下太多的疾苦,這一路走來,他難得見到了百姓們臉上如此多樣的笑容,徐振之想,如果有一天,能在天下人面上見到這樣的笑容,那該有多好如果有一日,能將這樣的笑帶往南洋,帶去東瀛,將知識和科技這個報紙上總是在談論的東西,帶到四面八方,在山川之間,在大海之中,多一些生的歡悅,少一些難以避免的哀痛與苦楚,那該有多好呢
但他今年已經有三十多歲了,也走過了許多地方,這樣不切實際的,夢一樣的想法,僅僅是稍微浮現,便很快又被徐振之自己掐滅了,他自失地一笑,在葡萄架下翻了個身子,閉上眼澄清思緒,令自己快些入睡買活軍如今的繁盛,哪里是自然形成呢這是集合了天下之力,才供養出了這樣的所在啊,其中的道理,他可以隨口說出七八條來,若說,讓天下都過上買活軍這里的好日子,恐怕,恐怕就連買活軍自己都是力有未逮呢
所謂村村通水泥路,戶戶人家都可一天吃一枚蛋的日子天下間,又有何處能夠尋覓呢這樣的日子,恐怕是永遠都不可能成真的罷,,